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时政热点 > 2014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 王正敏事件是一个改革契机

2014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 王正敏事件是一个改革契机

2014-01-09 10:46  |  新华网  |  责编:张继云 点击收藏

  王正敏的“问题”既有个体之因,同时也有普遍之因,那就是学术圈里大行其道的潜规则和饱受诟病的院士评选制度。换句话说,王正敏的问题绝非一个人的问题,社会上也绝非只有一个“王正敏”,他只是那个不幸被院墙外扔进来的石头砸中的人。倘若没有媒体的高调介入——先是南方周末后是央视新闻,王正敏或许还能够安然过关。要知道举报始于2012年初,复旦大学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形成“没有学术不端、只有学术不规范”的调查报告,中科院也是在事件愈演愈烈之后才表示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处理,这其中是否有些“保护”因素或者司空见惯的因素在内?虽未可知,但联想到还有那么多被举报但屹立不倒的教授、院士,以及张曙光差点通过贿选成为院士的先例,就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学术评价制度、院士评选制度同样存在不少 “问题”,甚至比王正敏一个人的“问题”更严重。

  在社会舆论监督之下,料想处理王正敏的“问题”不是什么难事,但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防止产生下一个“王正敏”。当然需要加强个体自律,但更离不开“指挥棒”的作用。倘若学术评价机制不改变、院士评选制度不改革,“王正敏现象”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杜绝。所以说,王正敏事件也是一个契机,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契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必须提上日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加快步伐。否则,王正敏事件就没有多大意义,改革也将再次丧失一个契机。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4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 王正敏事件是一个改革契机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  共2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