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面试 > 2014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托起逸夫楼的是“财富品质”

2014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托起逸夫楼的是“财富品质”

2014-01-13 14:00  |  华图网校  |  责编:黄金霞 点击收藏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逸夫楼。”日前,107岁高龄的邵逸夫先生辞世后,人们纷纷感念这位老人对教育和公益事业的贡献。在网上,流传一幅“逸夫楼”分布图,红点密密麻麻遍布全国。当逸夫楼成为这一代读书人的难忘记忆,它引发的思考还在继续。

  回顾邵先生的传奇人生,“财富”是一个关键词。有人说,在邵逸夫一生中,有两件事最重要——努力挣钱、努力捐钱。辛苦打拼、诚信经营,是一个创业者的本色;而如何看待和运用财富,则更加考验品质与境界。当年,邵逸夫说了一句令人深思的话:“人说赚钱难,但有了钱怎样去用,把钱用在最适当的地方,那才是更难的事!”

  30年间,捐建上万座逸夫楼,捐款数十亿元,成就斐然的“邵氏公益”,对这一难题作出了精彩回答。“努力捐钱”的动力从哪里来?“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回到民众”,“一个企业家最高的境界是慈善家”……在巨额捐赠之外,我们或许更应珍视托起一座座逸夫楼的财富理念。富润屋,德润身,源于社会,而又回馈于社会、造福于大众;完善自身,而又推动社会进步,这样的财富观,不也是一种丰厚的馈赠?

  斯人已逝,而“有了钱怎样去用”的时代之问,依然拷问着今天的人们。改革开放30多年,观察社会之变,“由穷到富”是一个维度。日渐鼓起的腰包,日益发福的体态,不断升级的家当,见证着世世代代“穷怕了”的国人的命运转变。人们一方面享受着越来越富足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也遭遇了空前的迷惘与困惑。

  我们的社会,有邵逸夫这样的慈善家,也有郭明义这样的奉献者,他们的财富不论多少,都彰显着一种扶助他人、有益社会的精神气质。但也有一些人,或者手里有几个钱就找不着北,喜欢炫富嘚瑟;或者把成功与金钱画上等号,深陷拜金主义围城;或者对公益一毛不拔,对自己挥金如土,走不出奢靡享乐的泥沼。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过:对金钱有正确态度,才会真正体味到生之乐趣。掉到钱眼里,能看到多大的世界?满身铜臭,又何以让自己的生活充满芬芳气息,何以为别人带去一缕玫瑰心香?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4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托起逸夫楼的是“财富品质”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  共2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