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时政热点 > 2014年公考时政热点:雾霾致病 一个需要揭开的谜题

2014年公考时政热点:雾霾致病 一个需要揭开的谜题

2014-03-10 09:28  |  新华网  |  责编:张继云 点击收藏

  建立雾霾医学报告发布制度,有着许多好处。它可以唤醒一些地方政府和民众对雾霾污染的麻木。这几年来,雾霾频袭,但一些政府部门似乎对此不以为然,如在南京,雾霾天记者打电话到环保局,却被告知专家放假。对公众而言,普遍缺乏对雾霾的防护意识,更让人担忧。而雾霾医学报告发布,则有利于形成科学认知,带来应急和防护意识的提升。

  国家层面对雾霾致病的研究,对于制定雾霾的预警和应急措施,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可以看到,目前不少地方都制定了雾霾天的应急方案。但是仔细斟酌,这样的方案多比较粗放,缺少详实依据。例如,雾霾里有哪些特征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等);哪种污染物对人体危害最大;PM2.5污染,在不同浓度之下,与各种疾病的发生率存在何种联系,这些仍然未知。PM2.5分别在什么数值区间,学生可以安全地在室外任意活动;只能进行有限的,非剧烈的运动;必须停止一切户外活动,都缺乏认真研究。雾霾天不做防护,暴露于室外锻炼的人群,及室外工作人群(如建筑工人、快递员等)的身体健康水平长期内会呈现怎样的变化,也缺少相关的医学调查。显然,只有对这些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我们的治污和雾霾应急,才能更有的放矢,才能说服民众配合。

  有报道说,针对雾霾致病,我国已在11个城市做布局监测,这无疑是个良好的开始。雾霾致病,这是一个急需揭开的谜题,期待代表们呼吁的雾霾医学报告制度早日成真。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4年公考时政热点:雾霾致病 一个需要揭开的谜题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  共2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