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时政热点 > 2014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该刺破汽车“低油耗”的泡沫了

2014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该刺破汽车“低油耗”的泡沫了

2014-03-18 08:18  |  新华网  |  责编:张继云 点击收藏

  实际上,要让消费者拿出足够证据来投诉虚假油耗,也不容易。因为现实中的油耗是经常变化的,在拥堵的市区和在通畅的高速公路上,百公里油耗值相差很大。汽车说明书上标注的油耗即使检测中心没做假,也是在实验室中的理想状态下测出的。而我们的汽车不可能时刻行驶在“理想”之中,只有根据各种工况条件测出综合油耗,才能真实地反映其燃油经济性。因此,要戳破油耗吹牛吹出的肥皂泡,首先应改变测试方法。例如美国环保署2007年以前只测试车辆的城市和高速油耗,从2008年起增加了高速加速、空调和低温(模拟冬季行驶方式)三大全新工况,这种全面的评价方式更接近现实生活,很值得借鉴。

  当吹牛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各类“低油耗”的可信度都会大大降低,其所损害的不仅是政府部门的“权威”、公平竞争的环境,更是整个社会的诚信。当前一些检测机构和车企相互勾结做假,其背后无疑是监管的严重缺失。既然消费者对此处于完全的弱势状态,主管部门就更应履行起应有的责任,绝不能对造假行为听之任之;既然第三方检验机构和被检方有可能结成利益共同体,相关部门在制定管理措施时,就更应预见到其中可能出现的漏洞,筑紧藩篱防患未然。

  封建时代的“媒婆”,大概是无人对其形成刚性约束的。而我们当今是法治时代,对第三方检验机构的监管应有看得见的刚性力度。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斩断利益链,强化对监管者本身的监督和制约。这离不开行政问责的严格、舆论监督的参与和司法手段的介入。只有三管齐下,刺破厂商吹出的虚假油耗的各色泡泡,才不至于让其浮在空中,干扰购车选择和节能减排的视线。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4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该刺破汽车“低油耗”的泡沫了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  共2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