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时政热点 > 201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莫拿消费者权益煨“鸡汤”

201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莫拿消费者权益煨“鸡汤”

2014-03-18 08:19  |  新华网  |  责编:张继云 点击收藏

  不知从何时起,央视“3·15”晚会,像春节联欢晚会一样,被固定并延续下来。围观无良企业、黑心商家被曝光,架到舆论的火上烤,似乎能够让人心大快。

  不过,随着围观的新鲜劲儿过去,围观者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之前,消费者权益观念淡薄,未能用法律武器来武装自己,当看到央视曝光那些市场上的“大老虎”,觉着正义得到了伸张;如今,身处越发恶劣的消费环境下,人们开始问,这样的“打虎”行动,还要持续到什么时候?

  人们曾说:“围观改变中国”。但就消费者权益生态而言,围观的力量实在是太微弱了。从央视“3·15”晚会素材年年丰盛来看,消费权益失陷的问题俯拾皆是;而从曝光问题的性质来看,同质化严重,无非是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等问题。对象变了,问题没变,这是晚会的一个特点。

  与权力生态的腐败问题一样,消费生态中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现象,并非“打老虎”、“拍苍蝇”能够禁绝的。央视每年“3·15”晚会“打老虎”,其他媒体365天都在“拍苍蝇”,但消费者的权益环境似乎不见根本好转。并不是否定舆论监督的成效,而是有的时候,舆论监督能量确实有限。它能够揭露问题,却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莫拿消费者权益煨“鸡汤”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  共2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