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时政热点 > 201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官不聊生” 离真实有多远

201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官不聊生” 离真实有多远

2014-03-18 08:23  |  新华网  |  责编:张继云 点击收藏

  全国“两会” 开完了,一些代表、委员们议论国是的精言妙语犹在耳际。可能有国家领导人对于“尖锐而不极端”的建言鼓励在先,方使这届“两会”间言论的尺度放得更宽一些。但即便如此,我仍感代表、委员们在履行自己的政治职责时太“客气”了一点,尤其是人大代表,按照我们的制度设计或角色定位,他们理应更少美言,更多质疑。而实际上,我听到他们顺耳的声音还是大大多于“尖锐而不极端”的意见。当然,这或许要有个过程。

  联想到电视中一些国家和地区民意代表与地方主政官交锋的一些场面。面对前者的穷追猛打乃至声色俱厉, 后者只有百般解释、求得谅解的份。我的一位留学英伦的朋友也见识过类似场面:电视中,堂堂的一市之长,竟被一位市民代表质问得满脸窘迫,令同学这外乡人大开眼界。在这里,谁是主人,谁是公仆,实至名归,不言自明。难怪我方百姓常有感慨:还是我们这儿的官好当呵!

  不过百姓的感受却与一些地方官员迥异。尤其十八大后,中央八项规定下达,苍蝇、老虎被不断曝光,所谓“官不聊生”的说法也不胫而走。一家电视台于全国“两会”期间开设了一个对话节目,采访者将一个问题抛给了我国法学泰斗江平先生:您如何看待当下“官不聊生”的说法?

  暂且搁置江平先生的回答。我愿先以自己现实中的经验回应这一问。我一位政府官员朋友就与我闲聊,这些日子在外吃饭(当然是公费)颇不容易,进出包房都鬼鬼祟祟的,只怕被人拍照。又说清明快到了,上坟还得找辆私家车,以免公车私用曝光。说过这些,朋友自嘲:现在真是“官不聊生”呵!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官不聊生” 离真实有多远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  共2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