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面试 > 2014年公务员面试社会现象题作答禁忌

2014年公务员面试社会现象题作答禁忌

2014-04-22 09:46  |  华图网校  |  责编:赵仿 点击收藏

  公务员面试中有一种说法:“得综合分析者得天下”,综合分析题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无论是国家公务员面试还是各地公务员、事业单位面试,综合分析题几乎都是必考题型。由于综合分析题对考生自身素养要求高、难度大、占比重,可以说占据了公务员面试题的半壁江山。而在综合分析题中,社会现象类题目又最为典型。在这里,华图教育面试资深专家就考生在社会现象题作答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做一番梳理,希望能对备考考生有所借鉴。

  一忌不明焦点,断章取义;

  作答社会现象题,一定要明白所答题目为何会成为引发社会争议或公共管理争议的问题,抓住问题的焦点才能体现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否则,不明焦点,断章取义就会导致偏离题干做论述,难以赢得考官认同。比如:“保定大学醉酒驾车撞人事件,造成一死一重伤,但是车主没有下车,而是大喊:‘我爸是李刚’。你怎么看待这一事件?”。回答这道题目的时候考生可能会联想到三个方面的问题:醉驾问题、腐败问题、官员子女教育的问题。显然,官员子女教育问题才是这道题目引起社会争议的焦点,围绕这个问题作答才可能紧扣主题,否则就会出现断章取义的错误。考生在作答中,一定要有从个别到一般的意识,不要就小事论小事。

  二忌扣题不准,入题不快;

  很多考生在作答社会现象题时,花大量篇幅介绍相关背景,入题太慢,甚至还没开始作答核心问题考官注意力就已经不在考生答题上了。入题的时候介绍该现象的政策背景和社会背景,把握得当确实有锦上添花的效果,但如果啰嗦冗长,反而会弄巧成拙,得不偿失。

  三忌公共管理视野缺失;

  公务员是有志于改善公共管理的人员,是代表国家行使公权力的人员。公务员面试就是测查考生是否具备进行公共管理和行使公权力能力的考试。因此考生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摒弃学生思维,群众立场,要时刻以公务人员的思维,以政府的立场看待问题。比如,“古有孟母三迁,现在也有很多家长为了子女上学搬家或在学校附近买房,你怎么看?”很多考生回答这道问题时,仅仅着重于讨论家长的教育心态,而忽视了问题背后和公共管理相关的最核心的问题——“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其实这才是这道题目考察的核心。因此考生在回答综合分析题时,如果你的思考都是围绕着家长里短讨论就要当心了,要时刻提醒自己——公共管理的结合点在哪里?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4年公务员面试社会现象题作答禁忌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  共2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