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时政热点 > 201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曝光疑似拐卖儿童需防误伤

201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曝光疑似拐卖儿童需防误伤

2014-05-07 09:24  |  新华网  |  责编:张继云 点击收藏

  网络信息“泥沙俱下”,缺乏审慎的爱心也易冒进,不加辨别的善意或可伤人。对每一个网民而言,这起“乌龙案”不是指摘与问责,而是一次理性的教导。

  “北京地铁10号线漂亮宝宝被拐”的信息,由演员黄渤微博发布后被频频转发,后经公安机关核查该信息不实,孩子系亲生并非被拐。这则虚惊一场的“网事”,引发人们对个人微博发布疑似拐卖儿童话题的讨论。

  从解救被拐儿童的善意出发,无论是对名人黄渤还是转发的网友而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情不难理解,相信他们都是带着这份爱心与善意,想通过网络激发社会的正能量。倘若成功解救出被拐儿童,无疑是一则人人称颂的网络“佳话”;如今被查出信息失实,方引来一些非议。

  其实早在微博打拐、“随手拍”现象出现之初,理性的人就告诫过微博发布此类信息的风险。法治社会,即便是再正当的目的亦需通过合法合理的手段实现,爱心也不例外。监督者基于公民的良知发布疑似拐卖儿童照片,虽出于公益目的,却对当事人不公平。理由很简单:人人都有不受怀疑的权利和尊严,何况这种怀疑尚无凭无据就被曝光在公众面前。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曝光疑似拐卖儿童需防误伤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  共2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