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时政热点 > 201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当现实慈善遭遇"小品式荒诞"

201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当现实慈善遭遇"小品式荒诞"

2014-05-08 11:05  |  新华网  |  责编:张继云 点击收藏

  外地人杨先生来重庆给病重婴儿的母亲夏玉兰捐款。说好捐2万元,却一下到账20万元,杨先生让夏玉兰将多出的18万还给他。“为什么不用本人的身份证办卡?我会不会惹上什么纷争?”心中满是疑惑的病重婴儿的母亲夏玉兰决定暂不还钱,于是,一场好心遇上小心的纷争开始了。

  本来想捐2万元,结果对方卡上到账20万元,爱心人士杨先生的遭遇,像极了赵本山和小沈阳在春晚舞台上表演的小品《捐款》。只不过现实远没有舞台上的小品那么好笑,那么圆满,杨先生和受助人夏女士之间,最终产生了芥蒂,甚至差点闹上法庭。虽然事情最后得到了解决,但这件事还是留给我们很多反思,也是对社会慈善事业的一个提醒。

  应该说,当现实慈善遭遇“小品式荒诞”,确实比较离奇,也算得上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不但会伤害到爱心人士一片好心与善意,同时也会引起公众不必要的误解,最终对社会爱心慈善事业带来伤害,这是比善款多与少,该不该捐更值得关注的问题。

  捐助活动,从法律角度来看属于一种赠与行为,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属于附带了主要用途的赠与。杨先生口头承诺赠与夏女士2万元作为其女儿治病用,并且也完成了赠与义务,那么对于卡上多出的另外18万元,夏女士理应无条件地退还给杨先生。何况按照杨先生的说法,这18万元钱也是准备救助其他人的,如果夏女士拒不还款,不管从法律上还是从情理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当现实慈善遭遇"小品式荒诞"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  共2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