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时政热点 > 201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记忆不存 乡愁何寄

201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记忆不存 乡愁何寄

2014-05-22 11:06  |  新华网  |  责编:张继云 点击收藏

  各方的为难,尤其是村民的诘问,道出了争论的实质。面对城镇化进程的日新月异,当代人究竟该怎么对待绵远悠长的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物质世界的等价交换逻辑,在这里并不合用。精神生活更看重传承谱系,人们珍视的是特定的这一个,并非那些似是而非的替代品。千百年来,文明的足音铿锵有力,时代的钟声不绝于耳,但无尽的乡愁作为城市建设之魂,已深深镶嵌在沉睡千年的秦砖汉瓦中,镌刻在精美绝伦的雕梁画栋中,根植于平民百姓的历史记忆中。

  遗憾的是,这些年来,城镇化的进程和推土机的力量,撕裂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留存记忆。多少城市迷失在无休止的膨胀和浮肿中,多少拥有辉煌文明和文化特色的城市,几乎每天都在演绎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建设与破坏的冲突、传统与现代的对立。于是,“一边拆掉真文物、一边再造假故居”的闹剧不断上演,大量不是“文物”的名人旧居、祠堂庙宇,“樯橹灰飞烟灭”、消失于岁月无声。剩下的是千城一面,楼盘林立,水泥森林。有人说,如果王勃再登滕王阁举目远眺,看到的怕不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而是“楼盘与水泥齐飞、玻璃共强光一色”。

  乡愁,并非不能生长于现代城市。现代人的都市焦虑,恰恰需要传之久远的集体记忆和精神认同来抚慰。正因如此,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才指出,城镇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留住乡愁离不开文化载体,也需要生长空间。它要的也不多,也许只是一个湖泊、一座祠堂、一棵树木、一块瓦片而已。而最需要的,是人们的呵护之心,帮助抵挡各种觊觎的目光。作家冯骥才说:“城市,你若把它视为一种精神,就会尊敬它、保护它、珍惜它;你若把它只视为一种物质,就会无度地使用它,任意地改造它,随心所欲地破坏它。”诚哉斯言!记忆且不存,乡愁复何寄?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记忆不存 乡愁何寄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  共2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