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时政热点 > 时政热点:国资委设计退出机制 员工持股有望两会后破题

时政热点:国资委设计退出机制 员工持股有望两会后破题

2014-12-10 09:49  |  半月谈  |  责编:郭磊 点击收藏

  朝花夕拾应“拾”出新意

  员工持股计划在新世纪之初引入国企改制过程。2002年至2004年,国企改制中MBO(管理层收购)的员工持股方式一度十分流行。2005年“郎顾之争”引发了沸沸扬扬的国资流失大争论,监管层下文叫停了大型国企MBO。

  此后,员工持股逐渐淡出国资改革舞台,只有上市国企在股权激励的框架下偶有尝试。据统计,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共981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38.7%,自2005年至今,上市国企共出台95次股权激励方案,仅占上市公司全部股权激励方案的13%。

  如今,员工持股被写入中央文件。业内人士指出,“朝花夕拾”应“拾”出新意,规避全员持股等以前走过的弯路。

  “2005年之前的员工持股甚至现在的一些股权激励案例中,持股的面太广,内部持股的差距没有拉开,可以说是人人持股、平均持股,激励成为一种福利,失去了其本义,激励效果不大,”天强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祝波善称,应根据不同企业、不同岗位有针对性地设计持股方案,让科研、创意、设计等企业中能够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骨干人员持股,并在前期设计时就注意平衡激励与约束,让股权真正成为“金手铐”。

  另外,应注意以员工持股带动国企企业制度的完善,理顺董事会、经营层和股东会的关系。“上一轮改革像打土豪、分田地 ,以为从国有股权中拿出一部分分给内部职工就叫员工持股,但公司治理体系没有实质性变化,没有对企业制度的完善起到作用,如何让持股的职工发挥好职工与股东的双重作用到现在对国企来说还是一个新课题,”祝波善指出。

  在涉及上市国企时,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华指出,我国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尚不健全,股价显示不出上市公司的真实绩效,使激励效果打了折扣。资本市场的法规也存在漏洞,如《公司法》规定公司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票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票总数的25%,该规定对高管辞职后抛售股票无约束作用。应加大资本市场和相关法规的建设力度,健全公司法、内幕交易法,让员工持股等股权激励方式回归正常。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时政热点:国资委设计退出机制 员工持股有望两会后破题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  共2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