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时政热点 > 2015年公考时政热点:货币政策 非刺激性放松

2015年公考时政热点:货币政策 非刺激性放松

2015-03-13 16:13  |  华图网校  |  责编:钟鸿松 点击收藏

  预期 降息降准仍存空间

  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下,不少市场人士预期,受到国内经济和国际环境的共同作用,今年货币政策趋向宽松的空间将更大。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初,包括降息、降准以及创新的定向货币政策工具已经不止一次被使用。展望未来,这类操作继续出台的可能性仍很大。

  中国城市金融学会秘书长詹向阳在央行主管的《金融时报》发表的《当前形势下对货币金融政策的建议》文章称,监管层要直面经济进入通缩的可能,货币政策要维持流动性的适度充裕,下一阶段,为应对通缩的可能,央行应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利率等传统工具进行适时、适度调整,保持适度的流动性。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4%,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意外好于预期。不过,不少分析人士指出,2月CPI上涨主因是春节效应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跌幅超预期,反映需求疲弱,物价持续下行风险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降息可能是应对风险最直接的选择。

  温彬说,去年以来,央行创新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特别是政策工具的定向和结构性使用有利于提高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今年以来,我国经济面临的压力在增加,既需要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灵活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和汇率,也需要通过定向的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经济薄弱领域的支持,促进稳增长和调结构双重目标的实现。

  易纲坦言:“央行正在研判是否存在通缩隐忧,至于是否降准、降息则要看经济走势。央行已经做了比较及时准确的反应,该做的都做了。”

  “目前跨境资本流动基本正常。CPI不会为负,但PPI可能还会有一段时间持续的压力。如果出现通缩应该如何应对,现有的政策和已经出台的政策都有所考虑。”易纲说。

  方向 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坚持非刺激性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也指出,对于降息、降准,应该更多地看作是为了经济发展提供适度流动性环境的中性政策,而非全面放水。

  “尽管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和房地产有关的政策,都需要放松,但并非是回到2009年那种大幅放水,而是指今年需要货币政策大力放松,才能保持货币政策的中性,避免被动收紧货币政策。”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日前表示,中国人民银行不久前采取的降准、降息操作是为满足银行间市场适当合理的流动性需要,货币政策并没有向宽松的方向发展。“央行一直强调执行中性的货币政策,即货币供应量保持在GDP增长量加上预计通货膨胀率,再加上2%至3%的不确定性因素的水平上,只要货币供应量控制在这个范围,货币政策就是中性的。”吴晓灵说。她还指出,央行目前采取的结构性政策,主要是对结构调整的一种补充政策,总体看,货币政策仍是一个总量政策,结构性政策只是阶段性的、辅助性的手段。

  “经济放缓并不是一个短期的现象,而是趋势性的、符合经济规律的。而且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现在的经济态势和以前不同,在经济新常态之下,货币政策调整可能只是适应性的措施而不是刺激性的。”钱颖一指出,“现在更应该重视市场的自身调节。”

  对于目前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吴晓灵建议,新常态下,要积极关注、化解风险点,包括加大处置“僵尸企业”的力度,减少不良资产积累,释放有效信贷;合理化解政府债务的存量,通过重组和置换等不同方法科学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存量。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5年公考时政热点:货币政策 非刺激性放松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  共2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