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时政热点 > 2015年公考时政热点:粮食“三高”是个愉快的负担

2015年公考时政热点:粮食“三高”是个愉快的负担

2015-03-13 17:44  |  半月谈  |  责编:钟鸿松 点击收藏

2015年公考时政热点:粮食“三高”是个愉快的负担

  一面是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一面是进口粮食快速增加,粮食高产量、高收购量、高库存量“三高”叠加,是否会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3月6日,全国政协第十二届第三次会议农业组小组讨论会结束后,《民生周刊》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任正晓。

  破解三个矛盾

  民生周刊:目前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如何?

  任正晓:从总体上看当前的粮食安全形势是好的,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国家粮食库存充裕,社会各方面粮食需求都得到了可靠保障。但是,从长远来看,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当前,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矛盾比较突出。

  民生周刊:哪三个方面的矛盾?

  任正晓:一是粮食供求总量长期紧平衡与部分品种阶段性过剩矛盾。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好中国粮,这个任务十分艰巨。一些品种出现阶段性过剩,突出的是玉米。玉米和水稻出现高产量、高收购量、高库存量“三高”叠加。紧平衡形势严峻,同时却又出现三高叠加。

  二是托市收购价格面临双重挤压与保护粮农利益的矛盾。国内粮价受托市收购价格支撑普遍高于国际市场。来自国家粮食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目前,每吨国产玉米、大米、小麦分别比同品种进口完税价高出810元、900元和700元左右,大豆的价差更高,达1600元/吨。以前靠制定最低收购价政策来保护农民的利益,曾经发挥过非常大的作用,但是,现在看来,效应越来越弱,提升空间越来越小。

  三是适度利用国际粮食资源与进口粮食冲击国内市场的矛盾。一些替代品种,如高粱、大麦、酒糟粕、木薯干等非配额品种进口快速增加,2014年,这些替代效应明显的品种进口总量接近228亿斤,相当于上年进口总量的12.8%,挤占了国内玉米市场份额。

  目前,国家的粮食购销体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民生周刊:如何解决这些矛盾?

  任正晓:中国人吃饭还是要靠自己。首先,要解决有地可种。耕地、水是保证粮食安全的最基本生产要素,否则保障粮食安全就是一句空话。第二,稳产、增产要与节约、减损并重,而且要优先突出节约、减损。粮食产出后到上餐桌前,每年损失掉的粮食在700亿斤以上,损失率达8%,虽然远远低于世界平均粮食产后损失率,但我国粮食体量大,损失掉的不是一个小数目。第三,提升国内粮食产能与走出去要并重,而且要优先提升国内粮食产能。我国依然具备粮食增产潜力,农田基本建设欠账还很多,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需要政府引领社会资金注入。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5年公考时政热点:粮食“三高”是个愉快的负担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  共2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