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时政热点 > 2015年公务员时政热点:认识和适应“走出去”新常态

2015年公务员时政热点:认识和适应“走出去”新常态

2015-03-25 19:15  |  华图网校  |  责编:HouXQ 点击收藏

2015年公务员时政热点:认识和适应“走出去”新常态

  【命题热点】

  认识和适应“走出去”新常态

  【热点解析】

  “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是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市场持续低迷,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国家实施“再工业化”和“经济再平衡”。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产能过剩问题突出。面对严峻复杂形势,我国提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着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迎来重要机遇、面临新的任务,必须与时俱进,加强顶层设计,在“走出去”战略思维和实践操作上不断创新。当前,尤其要进一步认识对外直接投资领域的新变化、新特征,创新“走出去”的内容和形式。

  增添“一带一路”新内容。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是“走出去”的有力抓手,给“走出去”注入了新的内容。“一带一路”战略以具体项目为支撑,重点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和能源项目等的合作建设,扩大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重要带动作用。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加大与东南亚、中亚、中东、欧洲、非洲等的合作力度……众多举措将建设“一带一路”与落实投资项目紧密结合,为“走出去”注入新活力、提供新载体。

  打造重质量、可持续新内核。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猛,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由2002年的27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746.5亿美元,年均增长26.9%,远高于世界同期增速;2014年达到1029亿美元,成为全球三大对外投资国之一。但我国离世界投资强国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的跨国公司存在大而不强、国际化程度低问题,海外投资收益不甚理想。应继续鼓励对外投资,但在扩大投资规模的同时应更加重视投资的质量和可持续性,更加重视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和软实力的储备,优化对外投资的国家和行业布局,强化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并更多地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对外直接投资。

  实施从核准制到备案制新监管。深化对外投资体制改革,应加快从核准制向备案制转变。这一转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减少对外投资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二是转变政府职能,从注重事前审批转向事中、事后监管,加强信息、法律、融资、保险等服务。以国家发展改革委2014年5月施行的《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为例,其体现的新变化主要是:大幅提高境外投资项目的核准权限,缩小核准范围,对一般境外投资项目一律实行备案制;简化程序,明确时限,提高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规范化、便利化水平;突出依法行政、明确责任、加强监管、维护秩序。

  适应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新规则。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是现今国际上普遍实行的双边投资协定模式。我国一些企业对外投资受阻,原因之一就在于部分国家缺少透明的约束机制和评判标准。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模式,对于我国对外投资企业来说是有利的,双向的开放和透明有利于维护我国企业合法投资权益,也有利于我们按照国际规则和标准办事。这对于减少对外投资风险和盲目性、提高投资效率和效益大有裨益。当然,机遇背后也有风险。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模式是双向的,既有利于我国企业“走出去”,也有利于外资企业进入我国;既要求外国政府放松对我国投资的管制、允许我国企业参与公平竞争,又要求我国有关政府部门转变职能、提高行政效率。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5年公务员时政热点:认识和适应“走出去”新常态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  共2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