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时政热点 > 公考时政热点:“有牙齿”的环保法迎来首例大气污染公益诉讼

公考时政热点:“有牙齿”的环保法迎来首例大气污染公益诉讼

2015-03-30 14:35  |  半月谈  |  责编:郭磊 点击收藏

  令公众好奇的是,2820万元的赔偿数额如何计算得出?

  对此,马勇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3条规定:“生态环境修复费用难以确定或者确定具体数额所需鉴定费用明显过高的,人民法院可以结合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范围和程度、生态环境的稀缺性、生态环境恢复的难易程度、防治污染设备的运行成本、被告因侵害行为所获得的利益以及过错程度等因素,并可以参考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意见、专家意见等,予以合理确定。”

  马勇称,以此法条为依据,加之该企业是以牺牲周边环境、牺牲周边居民的健康为代价赚取利润,综合各种运营成本、损失而计算得出2820万,“这一索赔数额还是较高的”。中环联在起诉书中称,赔偿款项将支付至地方政府财政专户,用于德州市大气污染的治理。

  环境公益诉讼或走入“常态化”

  对这起堪称“首例”的公益诉讼,马勇认为其意义首先在于探索:“过去,针对大气污染行为的环境公益诉讼很少,取证、鉴定评估操作起来都较难。”

  目前大气污染形势非常严峻,尤其华北地区雾霾频发。马勇称,中环联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大幅提高排污企业的违法成本。“案源、案件数量决定了环境公益诉讼不可能有很大的量,一年有十几起或几十起就非常多了,我们更注重的,是它本身的威慑和示范效应。”他说。

  “中环联发起的此次环境公益诉讼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对公众进行一次环境法治意识的重要启蒙。”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周珂评价。

  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积极支持者,周珂表示,环境公益诉讼目前在我国仍是新生事物,公众对其缺乏了解,这起案件可视为提高公众环境法治意识和水平的一个“转折点”。

  起诉仅5天后,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立案。兴奋之余,马勇坦言,这样的进展在意料之中,“属正常”。

  马勇介绍,在新环保法实施前,由于对诉讼主体、类型没有做细化,缺乏程序方面的相关规定,一些地方法院拒绝受理或延迟受理环境公益诉讼的情况,时有发生。而被誉为“史上最严”、“长牙齿”的新环保法,其效果正是在“可诉”中得到了体现。

  “随着新环保法开始实施,最高人民法院专门出台了关于环境公益诉讼的司法解释,还专门成立了环境资源审判庭,综合看,我认为目前环境公益诉讼步入了常态化阶段。”马勇表示。(记者 邢婷)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公考时政热点:“有牙齿”的环保法迎来首例大气污染公益诉讼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  共2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