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时政热点 > 2015年公务员热点:红旗渠畔三代“传奇”母亲的故事

2015年公务员热点:红旗渠畔三代“传奇”母亲的故事

2015-04-07 17:44  |  华图网校  |  责编:HouXQ 点击收藏

2015年公务员热点:红旗渠畔三代“传奇”母亲的故事

  半个世纪来,林州人“战太行”、“富太行”、“美太行”,有三位母亲以自己的方式,书写了红旗渠畔的传奇。

  送子修渠:执拗像石头缝里长出的树

  那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儿子张买江当时并不明白。

  1966年4月,红旗渠通水前,赵翠花坐在渠边整整守了一夜——她想先打第一桶水。牺牲了丈夫,又把儿子送到渠上,她觉得自己比别人更有资格。当把渠水浇在父亲的坟边,张买江震惊地发现,一向要强的母亲放声痛哭。

  “她个性强、脾气大,一般不会为啥事掉眼泪。”提起去世多年的母亲,67岁的张买江语气中满是敬畏。唯一留存的照片上,老太太脸颊瘦削,眼睛明亮,紧紧抿起的嘴角流露出一股倔强。

  生长在十年九旱的林州,赵翠花吃够了缺水的苦。幼年时,家里没有粮食果腹,她的一个姐姐和两个哥哥先后被卖。结婚后,为了打水,她常常要走十多里山路。有一次被挤落池塘,湿漉漉的棉衣给她留下了寒冷的记忆。

  1960年红旗渠开工,她二话不说把有石匠手艺的丈夫送上渠。几个月后,噩耗传来,丈夫被飞石击中头部。“俺母亲当场就晕过去了。”张买江回忆,她顶住丧夫的痛苦,眼泪一擦,就把13岁的大儿子往门外推,“你上渠!渠里不来水,你别回家!”

  张买江成了最年轻的修渠人。每次回家,看着他磨破的双脚,母亲总默默地给鞋底缝上轮胎加厚,从来没说过挽留的话。直到劳模的荣誉和渠水一起流到家门,她的眼泪才夺眶而出。

  “一个妇女领着5个孩子,没向国家伸过一次手要过一分钱,得吃多少苦?”在张买江眼里,母亲的坚韧和执拗就像太行山石头缝里长出的树,是那一代林州人的普遍性格。

  1974年,国家在林州征兵去西藏,因为自然条件恶劣,不少人打退堂鼓。“国家需要咱了,咱有这个人才,为啥不去?”赵翠花推出自己的三儿子锁江。那一年,林州进藏的仅此一个。回来后,按政策可以安排工作。赵翠花开口了:“都去城里了,地叫谁种?”锁江至今务农。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5年公务员热点:红旗渠畔三代“传奇”母亲的故事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3  共3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