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时政热点 > 2015年时政热点:如何看待“六成医生不满收入”

2015年时政热点:如何看待“六成医生不满收入”

2015-05-28 10:28  |  半月谈  |  责编:钟鸿松 点击收藏

  医生对收入不满并非矫情

  张枫逸

  在2009年、2011年的该项调查中,认为付出与收入不相符的医师均超过九成。随着医改的推进,医师对收入的满意程度有所提高,但2014年仍有超过六成医生不满意自己收入。对于这样的调查结果,许多网友不屑一顾,认为医务人员不过是得了便宜卖乖,拿着红包回扣哭穷。

  诚然,发生在医院中的红包与回扣乱象备受舆论诟病,但应该看到,并非所有医生都有“灰色收入”。换个角度讲,一些医生之所以为蝇头小利折腰,也有合法收入较低的因素在内。因此,“超六成医生不满收入”并非矫情,而是折射出医疗体制的深层次问题。

  医生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技术的职业。本科医学生需要读5年,博士医学生需要读8年,除了接受正规的医学教育外,毕业后还需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名合格的医生培养出来,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都很高。同时,医生工作强度高,压力大,白天黑夜连轴转成为常态,不能出丝毫差错,这种身心付出也需要相应的物质回报。按照国际惯例,医生属于收入最高的行业之一,平均工资应为社会平均工资的4倍到6倍,但在我国,这一比例仅为1.19倍。广东省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医学类毕业生平均就业薪酬最低,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中,医学类排名倒数第三。

  医生付出缺乏合理回报,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一方面,影响医生的职业忠诚度,少数医生通过红包、回扣、过度医疗等“堤内损失堤外补”,从而加剧了看病难、看病贵,激发了医患矛盾。另一方面,制约了医学人才队伍的培养。目前的不争事实是,学生报考医学院的热情下降,优秀学生不愿学医、从医,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学医。还有的医学生埋头苦读数年医学,毕业后却找了专业不对口的工作,目前我国每年培养的医学毕业生都在60万人以上,最终穿上白大褂的只有约六分之一,高昂的培养成本被白白浪费。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说过:“在一个社会中,医生和律师的劳动报酬应该比较高,因为我们把健康委托于医生,而把财产有时甚至是生命和名誉委托于律师。”面对“超六成医生不满收入”,有必要重新审视这条至理名言。近来不少专家学者提出“高薪养医”,就是看到了这一问题。当然,高薪绝非简单的一涨了之,而应通过理顺医药价格,挤掉药品、设备和耗材等费用水分,还原医疗技术服务价值,使“以技养医”取代“以药养医”。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和绩效考评制度,让收入与医生的劳动价值、服务意识成正比。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广大医务工作者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愉快地看病,在阳光下看病,也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学子爱上“白大褂”,确保医疗卫生领域人才辈出。

华图网校带你每天看时政,轻松阅读三分钟,期待您的关注(v.huatu.com),预祝您成“公”。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5年时政热点:如何看待“六成医生不满收入”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  共2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