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时政热点 > 2015年时政热点:长江客船翻沉事件救援行动纪实 不放弃一丝希望

2015年时政热点:长江客船翻沉事件救援行动纪实 不放弃一丝希望

2015-06-05 09:48  |  新华网  |  责编:钟鸿松 点击收藏

  方案一,可能最快实施,但可能造成气垫层漏气后船体下沉;方案二需要调集大型船舶,时间来不及;方案三是条件可能情况下,挽救幸存者最可行的办法。

  2日起,海军东海、北海、南海三大舰队和海军工程大学等单位200多位潜水员被紧急抽调到现场。“一个舱室一个舱室进行检查。只要有半点希望,我们就要尽万分努力,绝不放弃!”总参谋长助理马宜明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同时,救援指挥部紧急调派打捞船,待到位后实施船体打捞工作。

  指挥一线救援的海军工程大学专家李其修告诉记者,“东方之星”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倾覆的,距离水面最近的船舱底层可能还存在气垫层,如果有乘客进入底舱,就有可能存在存活机会。“65岁老太太朱红美和21岁的陈书涵就是从船底的气垫层被救出的。”李其修说。

  6月4日早晨8时许,救援人员在“东方之星”船底切割第三个探孔,继续进行生命探测。

  6月3日,船体切割作业被提上日程。李其修表示,在密闭的空间中,空气会越来越稀薄,空气中的部分氧气也会融入水中,拖延越久,幸存者生还的几率就越小。切割将为处于底舱的幸存者带来更多生的希望。

  6月3日晚9时左右,第一次切割开始进行,之后是第二次、第三次……

  江底既有砂石杂物,又有暗流漩涡,整个钢缆穿绕过程异常艰辛。大连海事大学救助与打捞专业教授弓永军说,看似简单的起吊抬升工作背后相当复杂。首先需要救援人员根据船体情况、水流速度等情况找准“起吊点”,进而将相关钢制构建焊接,再准备相应钢筋贯穿、扣紧,进而逐步试吊。

  李其修说,在潜水员的努力下,经过近20个小时的努力,钢缆已成功穿过搁浅在江底的船体。通过绑定钢缆的两侧浮吊,即可实现对船体的固定。

  这一时期,打捞和搜救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工:来自海军、海事等部门的潜水员负责按船体图纸摸排船舱;水面搜索由海事及武警部队完成;岸上搜救主要由武警和群众联合完成。

  参与救援的中国船级社武汉分社总经理王志刚说,在船体切割开孔是探测生命的最后一招。此前救援人员已通过生命探测仪反复探测,没有发现生命迹象,就只能开孔直接观察,确保万无一失。发现有生命迹象就立刻打开孔盖救人,没有生命迹象就马上封上。

  按照切割方案,船体上3个切割点分别是空气舱、污水井、首间仓。这三处通道比较集中,可能是逃生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

  为避免伤及幸存人员,切割采取了氧割,每一步作业都十分谨慎。切割人员轮流作业,每切割几秒后,立即用水对切口进行降温。 “谁也不知道船里是否还有幸存者,我们必须反复研判。”现场一名指挥人员介绍。

  两个探孔打开后,均未发现生命迹象,救援人员又迅速将其封上,以保证船体内遗体的完整性。这,同样是对生命的尊重。

  6月4日晚,沉船扶正救助打捞方案开始实施。采用船舶整体扳正起浮方案,全方位对所有舱室进行排查。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5年时政热点:长江客船翻沉事件救援行动纪实 不放弃一丝希望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3456  共6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