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公务员423联考9天冲刺—言语系列题(二)
【答案解析】
15.【解析】B。“斑斑驳驳”指色彩杂乱,这里的树影只能是一种颜色,因此不选斑斑驳驳,排除A、C项。由于灯光的作用,葡萄叶会被照的亮度“深深浅浅”,而不会变得“零零碎碎”,因此B项符合句意。
16.【解析】B。“闪电”形容“迅疾与快速”,而文段强调的是带来重大影响,即“使一个人脱胎换骨”,可见选“雷击”更合适;由“黄昏时分”可知第二个空应该填“夕阳衰草”。“长亭古道”一般指送别的地方,寄予着惆怅和不舍。
17.【解析】D。“强弩之末”比喻强大的力量已经衰弱,起不了什么作用,与题干不符。这里是指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显现它不好的地方,因此选“聪明之害”最为恰当。第二个空在对“为”与“不为”进行对比,在“为而无效”的情况下,不如“无为”,因此选D项。
18.【解析】A。清末是中国农耕文化衰落的时候,因此排除B、D项。甲午战争是日本对我们的侵略,不能选褒义词“熏陶”,排除C项。“式微”泛指事物的衰落,有书面语色彩。“侵凌”指侵犯欺凌。
19.【解析】A。
20.【解析】B。“纯净”指不含杂质,指事物的纯度。“纯粹”指不参杂别的成分。“纯洁”指没有污点,没有私心,常用来形容人。因此,第一个空选“纯粹”。“诱导”指重在引导。“诱发”指重在启发。这里主要是通过故事来启发观众,因此,第二个空选“诱发”。
21.【解析】D。“悚然”指害怕的样子。“惘然”指失意的样子,心里好像失掉了什么的样子。“悻然”指怨恨愤怒的样子。“愕然”形容吃惊的样子。很明显,文段需要填入的是吃惊的样子,因此D项符合句意。
22.【解析】A。首先排除B项,“动人心魄”与“令人”重复。“胆战心惊”形容害怕,不合句意。C项应予以排除。“触目惊心”指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这里并没有严重的情况,D项予以排除。“惊心动魄”指使人神魂震惊,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因此A项符合句意。
23.【解析】D。
24.【解析】B。“神乎其神”形容非常奇妙神秘。人醒来以后,对梦的感觉应该是“不可思议”更为恰当。“引人入胜”指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这里指人对梦的感觉,用“身临其境”最为恰当。
25.【解析】D。“贯穿”指穿过,连通,与人的身心搭配显然不合适,排除A、B项。“说教式”的只能是“劝导”,而不是“诱导”,所以D项符合句意。
26.【解析】A。河道用“决堤”修饰,“崩溃”常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或人的精神方面,排除B、C项。“从鼻山眼水中”可知有“窥探”之意,选“窥探”要比“预测”贴合句意。
27.【解析】C。句中“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便是西风压倒东风”指明了一种“势不两立”的关系,因此选C项。“非此即彼”指不是这一个,就是那一个,在两者之间必取其一的选择。“针锋相对”比喻双方策略、论点及行动等尖锐对立。“此消彼长”指这个方面失去、消失、没有,那个方面有所长进,两者是一种相对关系而非斗争关系。
28.【解析】B。在议题的选择上,司马迁采取的是开放的态度,“中立”、“客观”、“公正”都是指对待事物的态度,这里用在议题的选择上,并不合适。司马迁笔下的孔子“是个人,而不是个圣人”,体现了他虽然受人崇敬,但不盲从的态度,所以B项符合句意。
29.【解析】B。首先,屠格涅夫的态度比较温和,而“不屑一顾”和“嗤之以鼻”态度都过于不温和,因此排除A、D项。“心怀不敬”指心里对某人不恭敬。但是文段已经指出,屠格涅夫借批评作品里的人物批评了莎士比亚的剧作,因此已经不仅是心里的不敬,而且已经暗地里表露出来了。而“颇有微词”指隐晦的批评,和文段意思吻合。“一无是处”是指没有一点儿对的或好的地方。“体无完肤”比喻论点被全部驳倒或文章被删改。因此B项符合句意。
30.【解析】D。“彷徨”指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踌躇”指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题干说的是在传统与现在之间的来回变化,只有“徘徊”具有在某个范围内变化的意思,因此D项符合句意。
华图网校带你轻松获悉更多重要信息,想了解更多2016年时政热点及资讯,请访问“时政热点频道”!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