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省考综合备考:燕郊传销生态圈调查被骗者达三四千人
财路
一份49800元的“投资”,组织人员从A到C3被分了五个等级,依次分得5000元到14000元不等的“工资”
在卫国鹏提供的“民间互助理财”项目上,参与者被要求先期“暂存”49800元,所产生的只会是两种结果,经过4至6个月后连本带息返还51000元,抑或是经过18个月后产生“N个150万”。
而在组织内部,则对49800元的分配有着更明确的划分。组织人员根据A到C3分为五个不同的等级,依次分得5000元到14000元不等的“工资”。而对成功邀约来投资者的成员,则会有8800元的“推荐奖”。
无独有偶,另一项在燕郊参与者众多的“1040工程”几乎套用了与“民间互助理财”相同的模式。邀约者被劝说投入3800元,随后利用亲戚朋友间的人际网络、下线间不断发展的几何倍增以及组织内部的等级制度这三种途径来谋得利益,两到三年内可以赚到381万,而如果最终投资69800元,则可以赚到1040万。
与所许诺的巨大财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中生活的清苦。曾身陷传销组织的小李对北青报记者表示,他们每日伙食多是白菜、馒头,一些成员耐不住饥饿,还会做出偷盗庄稼、挖食野菜的事情。
投入些许资金、邀约他人入伙、成几何级数增长的财富,这些在张强眼里最终不过是一场泡影。曾数次深入传销组织的他深知,能从中真正获利的只有组织金字塔尖的少数人。在一些条件较差的组织内,每名成员每天的生活成本不到10元,若是做到了中级领导,甚至需要自掏腰包补贴下线们的吃穿用度。
规模
反传销组织志愿者张强依据每天收到的求助信息,估计在燕郊活动的传销人员仍有三四千人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2015年底,燕郊所属的三河市曾调集300名警力,对辖区内各个传销窝点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检查。
行动中,各个行动组先后捣毁盘踞在燕郊开发区翟家庄村、北巷口村、苍头村以及福成五期小区、上上城三季小区各个出租房内的传销窝点55个,当场控制传销人员624名,从中成功查获并刑事拘留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犯罪嫌疑人12名,教育遣散传销人员612名。
然而,在北青报记者近两个月的实地走访调查,以及公开资料显示,燕郊地区至少仍有超过10个小区和村子有传销组织的踪迹。
在河北省政府纠风办的“阳光理政”网络服务平台上,仅今年以来关于对燕郊地区传销问题的反映,就已经有20条记录。在人们对燕郊传销问题的反映中,包括福成、上上城等警方曾查处过的小区的名字再次出现,同时又出现了天洋城、星河185以及燕京航城等多个新的小区名字。
在卫国鹏妻子所在的上上城三季小区,8月初的一个上午,10点刚过,几乎每栋居民楼里都有几层的电梯前出现了人满为患的情景。
这是“民间互助理财”项目下课的时间到了,成员们将从“课堂”返回小区内的各个出租屋。在一栋居民楼的电梯前,因为等待的成员太多,分三个批次才走干净,最后只余下了两名刚到不久的新人。
两人一个来自东北、一个来自山西,都在犹豫着要不要加入这需要49800元的投资项目里。东北的男子心存狐疑,他不知道自己最终能否获利,而来自山西的新人则正逐渐开始相信,“别人都开车回家了,我不能空着手啊”。
这个来自“车”的刺激,几乎与卫国鹏妻子的经历如出一辙。在她的聊天记录中,有一张名为“带你走进宝马团队”的图片,图片中是几名组织中高级领导模样的人,而内容则都是与豪车的合影留念。
在张强看来,让被骗者来到燕郊的原因无外乎“亲情”与“欲望”。来自亲友的邀约只是前往燕郊的一个“引子”,而最终让这些人留在燕郊的,则是“欲望”。一个来自贫困地区的年轻人文化程度有限,但又受不住打工的辛劳,梦寐以求的就是一天快速致富的捷径。而对于人到中年的经商者,生意上起了波折,最渴望的也是一个立刻翻身的机会。
正因如此,十多年间张强接到的来自燕郊的求助越来越多,在2008年的顶峰时,甚至每天都有二三十个电话打来。而就近一两年的情况来看,依据每天收到的求助信息,张强估计在燕郊活动的传销人员仍有三四千人规模,组织数目则在七八个左右。
去而复返者
小谭并非没有机会离开,面对同学声泪俱下要她一起回家的请求,小谭面无表情地摇了摇头
翻看历年的公开报道,燕郊当地对于传销活动的打击并未中断,但外界的劝阻却抵不过组织内部的吸引,不断有人去而复返。
8月初的一个下午,燕郊北面的翟家庄村内,一片土坑内几个传销组织成员正坐在林间,看到有生人走近便快速散去。他们原本的活动地点是土坑旁的一处大院,在半年前的一次警方行动中被取缔。
大院里的砖房内仍留有传销组织“上课”时的痕迹,在一面黑板上字迹尚未擦净,“必胜”、“财富”这些词汇被重重地描摹出来。
同院工厂的员工仍记得传销组织搬来时的情景,不用一天功夫,他们就搬来大批的砖头,在地上砌好板凳,之后就是每日不断地狂呼。而当警察到来时,一辆警车堵在门口,但没人离去,也没人吭声。待查抄结束后,传销组织的活动地点转移至了土坑里,为了避人耳目,每次呼喊口号的声调也降下去了不少。
不只是警方的查抄,即使来自亲人的苦劝,有时也无济于事。重庆姑娘小谭已经消失在东蔡各庄村两年多了,她本是一名中学教师,后被骗至当地加入了传销组织。
小谭不是没有机会离开,一次上课时经历了警方查抄,被小谭介绍来的同学哭着说,愿意原谅小谭的欺骗,请求小谭和自己一起回家,但小谭面无表情地摇摇头,拒绝了。
家人听到消息后前往燕郊寻找,小谭久不露面,只是短信说自己已经离开。后来又有被骗者获救,证实小谭是在撒谎,她仍然在东蔡各庄活动,只是已经改换了姓名。
两年来,小谭的母亲偶尔能接到女儿电话。小谭会报个平安,也会说:“你们来了也找不到我,我想出去时,自然会走。”
总会有被骗者的亲属来寻人,东蔡各庄的村民们已经有了一套“解救套路”:派几个人守住上下课的各个路口,看见被找的那个人,不废话,直接架走。那些人一般不愿意离开,但先架走,回去了再慢慢劝。
人们很难理解那些去而复返者的执着,张强认为,这是人们低估了“洗脑”的威力。每天在传销组织里耳濡目染,大氛围的影响早已深植人心。相比之下,亲人重逢时短短几分钟的感召,显得微不足道。
而且,传销组织在授课的同时,也在教成员们如何“对付”警方和家人,他们宣称:“警方的查处,是因为国家刻意控制,避免其他行业的人员过于流失”。而对亲人来寻,传销组织的解释是:“这注定是一份难以被理解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