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2016年吉林省考申论考情
(1)题目数量变中趋稳
2010年可以说是吉林省省考申论考试的一个分水岭,在题目数量上有了很大的变化。2008年以前吉林省省考申论考试一直为两道到三道试题,2008年吉林省省考申论甲级试卷改为五道题,乙级试卷改为四道题。2009年吉林省省考申论考试为四道题。自2010年以来题量大体稳定下来,2011年甲级为四道题,乙级都为三道题,2012 年到2015年甲乙级均为四道题。
(2)题型越来越丰富,测试方式越来越灵活
2010以前由于受题目数量的限制,题型比较单一,考查能力覆盖面比较窄。2010年以后考试题型越来越丰富,能够完全覆盖考纲规定的考查考生把握现象、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贯彻执行和文字表达能力。
吉林省省考申论测试既考查了普通文体的写作能力,也考查了公文写作能力,测试形式非常灵活、实用。
(3)题目设计贴近公务员工作实际
吉林省省考申论考试在坚持考查能力素质的思想指导下,出题角度更加灵活,更加注重针对性,更接近公务员的实际工作。例如,2010年甲级申论试卷第三题则借鉴国考卷模式,要求写一份检查提纲,考查考生的贯彻执行能力。2011年甲级第三题设定考生为某市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人员,就如何保护城市文化记忆提出具体建议。2012年乙级第三题假定考生为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请就如何避免再次失守提出解决办法。2013年甲级第三题假定考生为某市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请针对当前中小学生体质连年下降问题,结合给定资料6-8,提出提升本市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建议,供领导参考。2015年上半年甲级第三题设定考生是该就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为保障招聘会安全举行,你认为应重点关注哪些环节?请你对此提出自己的建议。
(4)写作论证题均限定角度或题目,切入角度具有针对性、微观性和前瞻性
通过观察2006~2015年吉林省省考申论试题的最后一题,即文章写作题,可以发现,吉林省省考申论考试的文章写作题从均限定了主题或题目。这就更能体现申论测试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这一特点。同时,整个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公务员考试命题不仅会与这种发展趋势相适应,而且还会体现出一定的前瞻性。
(5)题目考查能力越来越全面
2010年以来,随着题目数量的增加,申论试题考查能力的覆盖面也随之扩大,涵盖了吉林公务员考试大纲规定考查的所有能力。
三、材料考察主题
申论测试的目的是为了选拔国家公务员,因此十分注重对考生的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测试。为符合这一要求,申论试卷在材料的选择上注重“多样化搭配”。
年份 | 主题 |
11年甲 | 文化——市民幸福感与城市文化记忆问题 |
11年乙 | 社会—— 居民社区管理与建设问题 |
12年甲 | 文化——传统文化保护 |
12年乙 | 社会——带薪休假 |
13年甲 | 社会——全民健身 |
13年乙 | 社会——防灾减灾的政府责任 |
14年甲 | 文化——传统文化保护 |
14年乙 | 社会——教育的减负 |
15年上甲 | 文化——街头文化 |
15年上乙 | 社会——公共安全管理 |
15年下甲 | 社会——社会保障 |
15年下乙 | 文化——网络文化 |
1、材料难度加大,稳中求变
近年来,吉林省省考申论试卷在材料难度上可以用“稳中求变”来说明。“稳”主要体现在:一、材料的字数基本在六千字左右;二、材料的性质主要涉及事例型、数据型和观点型材料。但,其“变”的特点也尤为突出,主要体现在:一、材料的则数不确定,材料数量逐渐在增加;二、在材料性质上,时有变化,包含事例型、数据型和观点型材料;只有2010年出现了图表式的材料,2012年出现了访谈式的材料,以较为新颖的方式呈现在考生眼前。
2、材料内容丰富,多有定论,时有争议
吉林省省考申论考试的背景资料所反映的问题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涉及范围极其广泛,大部分已有定论,且表述比较准确,一般不会出现偏差。但同时,也可能涉及一些尚无定论或存在争议的问题,需要考生自己去理解、分析和判断,并做出结论。这就要求考生认真领会、理解权威领导人的立场和指示,同时通过平时不断地学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政治理论素养。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