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时政热点 > 2017年时政热点:学校给留守儿童建"家"家庭教育仍不可替代

2017年时政热点:学校给留守儿童建"家"家庭教育仍不可替代

2017-07-11 10:43  |  中国青年报  |  责编:郭磊 点击收藏

  “当别的孩子蹦跳着要回家,我们只能傻想:我们的家在哪儿?”舞台上,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第三中学留守学生的朗诵表演,道出了农村902万名留守儿童的心声。

  2017年时政热点:学校给留守儿童建"家"家庭教育仍不可替代

  如何填补留守儿童的监护真空,给他们一个有爱的“家”?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走访了江西多所学校,试图寻找补救良方。

  在学校里建个“家”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第三中学学生孙素玲在学校有4个“妹妹”,因她在宿舍里年龄最大,所以被称为“大姐”。她很喜欢这个称呼,作为一名跟爷爷奶奶长大的留守儿童,孙素玲觉得,宿舍更像是她的家,“我们一起学习、生活、谈心,就是亲姐妹”。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部分农村学校布局进行了调整,一些走读式学校向寄宿制学校转化。在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第三中学校长黄文龙看来,留守儿童的教育之所以难就是因为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所以,“我们没有按照三位一体的传统教育体系去划分责任,而是主动去揽责任,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办法开始探索和实践‘校中建家’”。

  据了解,“校中建家”教育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校为本的家校合作方式,学生在校寄宿,把在家庭生活的部分时间移到学校,由学校及教师来完成部分家庭教育任务。以孙素玲所在的班级为例,8至10人为一组,小组中有男有女,一同就餐、劳动、课外生活等,同性同组的学生安排在同一宿舍,每组安排一个家庭教育老师负责学生生活、劳动、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以及与学生家长的交流等。

  “这样班级就成了一个大‘家’,寝室、餐席、学习小组组成了一个个小‘家’,让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和活动中能够感受到‘家庭’的幸福和满足,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带来的一些遗憾。”黄文龙说。

  家庭教育是不可替代的

  但黄文龙也明白,家庭教育是不可替代的。那么,如何让留守儿童的家长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家庭教育,是个难题。

  “一方面与留守儿童家长合作很困难,因为他们往往没有时间,也因教育水平、认知水平等原因没有能力去教育子女;但另一方面,有部分家长并没有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没有重视子女教育的意识,有的觉得教育孩子就是老师和学校的事。”江西省弋阳县教育体育局局长方华说。

  去年5月,江西省开展“万师访万家”活动以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协同育人,江西省弋阳县葛溪中学校长路光生认为这是开启家校合作的一把钥匙:“电话、微信等只是一种信息化的工具,进行面对面的‘家访’是诚恳的态度和情感的表达,更能拉近与家长的距离。另外‘家访’能够让老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及其家庭,这样才能进行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教育或指导。”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7年时政热点:学校给留守儿童建"家"家庭教育仍不可替代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  共2页
标签: 民生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