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有研究者发现,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幼崽都热衷玩耍,但成年后却不这样。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儿童游戏就是“因为他们游戏”。每一个进化至今的物种,基因中都带有强烈的好奇心,而几乎所有儿童在刚识字的时候,都对读书有一种天然的兴趣,就是人类自我传承的基本法则所致。成人对读书兴趣的差异,有天赋的原因,有生活压力的因素,也与社会对读书的定义分不开。其实,读书应该更快乐些,让读书回归这个行为的本意。孔子讲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时候,比“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早了将近1500年。从“有求”的读书上升到“无求”的读书,重新思考读书的“有用”与“无用”,是我们每一个人,也是一个民族必须思考的问题。
下列说法符合这段话意思的是:
A.好奇心是人类特有的本性
B.成人对读书兴趣的差异与性格有关
C.让读书更快乐些是读书的本意
D.“有求”的读书比“无求”的读书出现早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第一步,阅读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由“每一个进化至今的物种,基因中都带有强烈的好奇心”可知,好奇心并非人类特有的本性,A项错误。B项由“成人对读书兴趣的差异,有天赋的原因,有生活压力的因素,也与社会对读书的定义分不开”可知,成人对读书兴趣的差异与性格有关不正确,B项错误。C项对应“读书应该更快乐些,让读书回归这个行为的本意”,符合文意。D项,文段没有对比“有求”的读书与“无求”的读书谁出现得早,D项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知识点:细节理解 言语理解与表达 片段阅读 事业单位 职测-联考C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