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考试录用公共科目笔试11月27日在全国进行。据介绍,这次考试全国共有31个考区869个考点。本届“国考”报名人数133万,和去年141.5万相比,减少近10万。最热门的职位竞争比例达到4124:1,竞争激烈程度也略有降低。
大量优秀人才热衷于当公务员,对于提升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都是有相当促进作用的。
然而,笔者从近年“国考热”中感受到的却是另一种担忧,人们都更愿意去“分蛋糕”,而不是“做蛋糕”,更愿意把知识与理性主要用于分配而不是生产。因为公务员地位高,工作稳,没什么风险;另外公务员工资高,福利优,有前途,熬上数年不愁捞不着一官半职。
如此,人们怎能不羡慕不已,趋之若鹜?但其背后,却难免凸现官本位特权意识,也反映人们在择业问题上的浮躁与功利。长此以往,国家崛起所必须的工业化进程,难免要受到普遍存在的“追捧铁饭碗心态”的负面影响。
找个好工作,希望自己有出息,本无可厚非。问题是什么叫“出息”,怎样才算有“出息”。不少人认为,只要跻身公务员行列,才是有出息,才没白念一二十年书。
有个认识问题需要说明,也就是怎样看待平凡与伟大的问题。有则趣闻说,国外一位政治家当选了总统,有人向他的母亲祝贺:“你有这样的儿子,一定十分自豪。”总统的母亲平静地回答:“是的。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同样让我骄傲,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这话说得多么好呀!相信我们的家长及正在择业的青年,定会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要解决“国考”过热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关键需要宣传劳动光荣,劳动者伟大,并通过政策调整,缩小普通劳动者与公务员之间的薪酬和福利待遇的差距。两者地位基本平等了,待遇大体相近了,“国考”的热度自然就会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