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应届毕业生闫方全参加了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以总成绩第一进入宿州市一县级检察院科员职位的体检环节,却因体检中白细胞计数两次低于参考范围,不幸被刷掉。而让小闫疑惑的是,相隔多天之后的检查中,他却多次被医生告知身体没问题。
在很多临床医生看来,仅凭借白细胞计数不达标,不能判定检查者有血液疾病。而从公务员录用的公正性和成本考虑,被淘汰的考生只能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
两次体检,白细胞计数都不达标
今年4月,山东政法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生闫方全参加了安徽省公务员省考,以笔、面试总成绩第一的成绩进入了宿州市一县级检察院科员职位的体检环节。
7月13日上午,小闫接到安徽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得知之前他在安徽宿州市立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的两次体检被认定为不合格,他被淘汰了。
对方告诉小闫,他的两次血常规检测,第一次白细胞计数为3.1×10^9/L,第二次为3.3×10^9/L。相隔8天的这两次体检,小闫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都达不到《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体检项目及操作规程>》中的参考值最低限4.0×10^9/L。
记者致电安徽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位姓胡的工作人员接了电话,提起闫方全的名字,胡先生称有印象,当时正是他通知小闫白细胞计数不达标。“当时不合格的还有几人,我是逐一电话通知的。”胡先生说,当地录用公务员全程由纪委监督,有合理的反映渠道,当事人认为程序有问题可直接反映。
回家检查多次,数值趋于正常
而让闫方全至今耿耿于怀的是,接到体检不合格通知后,自己在家乡聊城市一家三级综合性医院和省城一家市属三级甲等医院进行了血常规检查。两次检查中,从医生那得到的回答都是“不必担心,身体没啥问题。”
小闫告诉记者,接到电话第二天,也就是7月14日,他到老家聊城一家三级综合性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为3.76×10^9/L,仍达不到正常范围。不过,医生告诉小闫不必担心,因为其他各项检查指标良好。可能是因为奔波劳累或者其他因素所致。
8月3日,在济南市中心医院,小闫又做了一次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为4.2×10^9/L,达到了正常范围。医生告诉小闫,他造血功能强大,不可能有病,更没有必要做骨髓穿刺等进一步检查。
11月28日上午,记者跟随小闫来到济南市中心医院再次进行血常规检查。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为6.5×10^9/L,符合参考范围。
紧扣标准也是节约成本的无奈之举
像小闫这样,相隔8天的两次体检白细胞计数都不达标,且数值并非十分接近参考范围,可判定为白细胞减少症。
山东大学(微博)齐鲁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陈学良认为,要判断白细胞减少症的诱因是否是“真正的病”,不是相隔8天的两次血常规检查能做到的。需要骨髓穿刺或者血液系统的其他检查,甚至需要十几天乃至一个月的动态观察。可是无论是深入检查还是动态观察,对于公务员录用体检来说,在资金、时间方面的成本都太高了。所以权衡公平性和成本,血常规检查就成了最优的选择。
另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血液科医生告诉记者,如果白细胞计数不符合参考范围,严格来说,医生说“不必担心”是不严谨的。
不过,正常的就医诊断无法替代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这名医生表示,否则会给录用创造极大的灰色空间,不利于录用公平的维护。
截至发稿前,记者未能联系到国家公务员局相关工作人员。记者致电自称“受卫生部委托组织有关专家编写《公务员体检操作手册》,并且全程参与了标准论证”的北京市体检中心,对方称不是政策出台部门,只是协助制定,不接受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