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通用 > 面试辅导 >
2011年公务员面试中两难类题型的应对技巧
2011-05-10 10:55  华图网校 点击: 载入中...

  近年来,应急应变类题型重要程度越来越高,出现率也大大上升。比如在广东公务员考试中,应急应变类经常可以达到2道,即占到50%!其实这一现象并不意外,现在我国在干部、领导选拔中,高度重视应急应变能力,这也是和我国目前国情的变化直接关联的。

  在应急应变类中,很大一部分是两难类题型。在短时间内,还要兼顾多个彼此之间有冲突的诉求,这无疑大大增加了答题难度。所以研究两难类问题显得至关重要。另外,还有一些两难类问题,虽然不是出现在应急应变的题目中,但也同样值得关注。

  鉴于此,我们给出了两难类题目一些应对的方法。

  一、真题回顾

  例1、查处企业,政府认为会导致工人下岗,你是案件主办,怎么做?(2010年5月10日上午法检系统面试真题第三题)

  例2、博物馆相应上级要求,进行安全检测,需要身份证及其他证件,检查时间长,队伍排得也长,有人情绪激动,你是博物馆工作人员,你怎么做?(2010年5月10日上午广东面试真题第四题)

  例3、不少商家占用了人行道作为停车位,阻塞了道路,你怎么处理?(2010年5月10日上午广东公务员面试真题第三题)

  例4、一些流浪汉坐在人们休息的公共场所,让你处理,你该怎么办?(2009年6月7日下午广东公务员面试真题第三题)

  二、题型特点

  从上述真题可以看出,两难类题型有如下特点:

  第一,它一般牵涉到多方利益,而这多方往往还都是“人民群众”,都是公务员在处理问题时应该照顾到的。简单采取某措施必定会损失另一部分群众的利益,恐怕也意味着是不完美的答案或者答题的失败。这是难点所在。

  第二,它往往出现在应急应变的情境中。比如上述除了第一例之外,都是。即便是第一例,也有一些急迫的味道。

  三、应对方法

  针对此类题型,我们提出两难类题型的几个核心应对技巧。

  第一,要判断孰轻孰重,必须坚持最大的原则。

  我们发现,两难类题型之所以难,就在于我们畏手畏脚,不敢下手。好多时候,我们可以不必顾忌这么多,把问题简单化一些,先考虑问题中最重要的方面是什么,必须办好这一方面。比如上述第一例(2010年5月10日上午法检系统面试真题第三题-“查处企业,政府认为会导致工人下岗,你是案件主办,怎么做?”)中我们如果一定要逼着自己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既能如实办案,又要兼顾到弱势群体工人们的饭碗问题,就会发现实在太难了,甚至没有出路。如果我们首先秉持“依法办案,实事求是”这一原则,就发现此问题会无比简单。而且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想到,作为法检类考生,我们本来就是应该站在司法工作者立场来考虑问题,更要强调“法律权威至上”。那么,对于“两难”中另一方的利益,是不是完全不管了呢?不是的,请看下面的技巧。

  第二,采用“阳光结局”的思维。

  在处理完第一要务之后,我们再回答,对于剩下来的事宜,我们会妥善安排。而且最后一定会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局。这里的关键在于,我们把原来的需要统筹兼顾的一对事变成了先后分别完成的两件事。每件事的处理都会非常容易了。另外,不管怎么说,最后一定能够把问题解决掉,这就是“阳光结局”。

  第三,最后要有一个反思提升。

  要有这样一个认识:出现了两难局面,一般是以前有些工作没有做到位,至少没有来得及及早发现问题、消除问题。因此必须深刻认识。认识可以谈谈以后在工作中要更加注意发现问题;也可以进一步谈谈形成一些长效机制。比如在工作中把检查、沟通长期化、规范化、制度化等。另外,即便没有自己的责任,通过此事也必定能够有很多收获,也是值得总结的。

  四、举例

  例1、查处企业,政府认为会导致工人下岗,你是案件主办,怎么做?(2010年5月10日上午法检系统面试真题第三题)

  参考答案:

  首先,我必须依法办案,实事求是地把问题完全调查清楚。【坚持大原则】

  其次,我会评估一下这次处理之后的后果。这个评估一定要尽可能翔实、准确。

  第三,我会把上述情况和评估后果向领导汇报。【向上级汇报,也是处理棘手问题的一个重要技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是这样处理的】

看过本篇的网友还看过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一周资讯排行
本月资讯排行

更多>>名师讲座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