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很多企业家抱怨:“要花很多时间与政府部门打交道”,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答:这句话表明了两层含义:1、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改变这一状况的出路,在于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建立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主要指政府优化公共产品供给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不仅是经济转型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发展越来越迫切的内在需求和重要保障。2、行政效能低下。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进一步清理、削减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完善许可方式,加强后续监管,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按照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的要求,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把政府对企业的服务与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7、一些本来老大难即久拖不决的涉及法律的案件,一经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出后,一般都得到了及时的妥善处理。请你对这种“焦点访谈现象”谈谈看法。
答:1、“焦点访谈现象”说明了新闻监督的威力及其在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2、执法机关应该正确对待新闻监督,“闻过则改”,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3、执法机关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保证严格依法办事,及时处理各类案件,不能等时曝光才处理,才依法办事。4、其它负有法定监督职能的监督机关应该积极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担负起保证法律实施的责任,不能让新闻界孤军奋战或“包打天下”。5、“焦点访谈现象”是一种不正常现象,它反映了当前法治不健全和有法不依的现象,但愿“焦点访谈现象”成为历史。
8、有人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又有人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你怎么看?
答:以上两种不同的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有一定道理,它们就说明了这样几个问题:1、无论干什么工作都需要一定的组织规模和必需的办事人员,即任务量与组织和人员规模之间要有一个恰当的比例,不可偏大或偏小。2、在一定的机构和人员数量的基础上,还有一个合理设置、责权明确、科学管理的问题,否则,组织和人力资源将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3、要探索出一种自动调整机构或调节人员进出的机制,使得机构、人员与任务量之间始终保持一种适当的比例。4、作为领导人,要组织和带领团队,努力形成一种合理、高效的内部组织机制,达到1+1>2的效果。
9、请联系实际评析“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时间5分钟) 答:1、领导者的职务或职位是依法获得的,但归根到底是人民赋予的。来自职务的职权也是责任,即为人民服务的责任。领导职权、领导职责和合法权益是统一的。任何一名领导干部,都要对党负责和人民负责,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有机结合起来。2、“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权力观是剥削阶级的权力观。报纸不断披露领导干部贪赃枉法而落入法网之丑事,应引以为戒。3、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应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而不是为民作主,因为这样就颠倒了主仆关系。我们要争当人民的勤务员,以奉献为最高的社会价值,这是无产阶级权力观的核心。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而是允许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的人先富起来,进而达到共同富裕。因此,“为官一任,造富一方”是值得鼓励和赞赏的。5、为官者切忌急功近利,切忌竭泽而渔,切忌追求立竿见影的政绩。必须考虑环境效益,维护生态平衡。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和可持续的发展观。
10、你怎样看待“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现象。
答:相当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在组织评价和考核干部时,一个重要标准是看政绩。有的地方简单地把政绩与几个经济指标划等号,片面强调经济增长速度,而部分官员为了迎合上级检查,人为编造数字、泡制数字,这就导致了“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当前,党中央和国务院审时度势地提出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绿色政绩观,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绿色政绩观,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1、要用全面的观点看待政绩。具体地说,就是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2、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政绩。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对那些急功近利、靠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竭泽而渔发展起来的“政绩”要明察秋毫,不但不能提拔,相反要追究责任。3、要用实践的观点看待政绩。政绩是实的不是虚的,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不是形式主义“花架子”。考核政绩,就要深入实际,不仅要亲眼看一看,还要亲耳听一听。看看它是否符合实际,符合客观规律,是不是实干出来的,干的是不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需要的实事,能不能切实发挥作用,真正造福一方,惠及人民群众。4、要用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应倾听群众呼声,看看领导干部是不是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衡量干部政绩,最重要的是看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