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链接
一条去年2010年9月27日发出的微博,至2011年春节已被转发了6000多次。开头的第一句话是:“互联网能再创奇迹吗?”2008年,一男子在深圳抱走了湖北人彭高峰3岁半的儿子彭文乐,令这位父亲裂肺撕心。近年来,国内掀起打拐狂潮,已解救了5896名儿童,移交民政部门736人。但小文乐一直没有下落。当兔年春节的爆竹声响起时,一位回乡探亲的大学生,发现村里一个小男孩像极了那张在网上被疯传两年多的寻人启事,他迅速通过寻亲网站传递消息。最后,在警方的陪同下,彭高峰终于找到了魂牵梦萦的儿子。目前,一场名为“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自发性活动正在网络间迅速流传。截至2011年2月,已有5名孩子被救出。更多失散的孩子,有望重归亲人的怀抱。
(二)怎么看
1.“微博打拐”意义
此次“微博打拐”事件,与司法机构,特别是警方正在推动的针对拐卖犯罪实施综合治理的努力不谋而合。警方还提出从“打击拐卖”到“反对拐卖”概念的转变,其目的是为改变警方单打独斗的局面,针对拐卖儿童妇女犯罪,建立全社会参与的预防、打击、救助的综合治理模式。由此,“微博打拐”事件成为一个很好的由头。它提醒人们:“打拐”与“反拐”还任重道远;它也启示人们:从“微博打拐”到全社会“反拐”,应是一条必由之路——从个体的努力到“全民战争”,必将弘扬正义,消灭罪恶。
2.“微博打拐”的困境
第一,“微博打拐”自身存在否定机制。因为网络造势和传统媒体营造的围观恰恰是不可持续的,网民的参与热情也无法持久,所以热闹一段时间后,可以预想“微博打拐”的运动员将会大量散去。要避免这一点,“微博打拐”的网络运动就必须转化为制度的救助、法律的打击,以及公益机构的关爱的常态化操作。
第二,“微博打拐”存在合法性危机。事实上,从一开始,“微博打拐”运动就伴随着合法性危机。在于建嵘教授主张“全面禁止儿童乞讨”的修改立法草案,并准备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时,“微博打拐”似乎突然来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向,从“打拐”转向禁止儿童乞讨,而关于它是否具有合法性的争论也达到极端。
3.“微博打拐”的争议
第一,法律是否该禁止儿童参与乞讨;第二,从乞讨儿童中打拐是否找错方向;第三,社会的毒瘤是贫穷而不是童乞;第四,打拐不应遮蔽对贫困的思考;第五,乞讨儿童的问题,不仅仅限于“打拐”,根本问题是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三)怎么办
第一,要降低活动参与的门槛。在这场由微博发起的打拐活动中,凡是有心人皆可参与到这场活动中来,提供打拐线索再也无需专门通过公安机关的报案、笔录等程序。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程序不重要。只是对非专业的社会热心人士而言,程序的完备就意味着提高了爱心的成本,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束缚社会公众的参与热情。
第二,信息需要可交流、可验证。此前公安部门发起的打拐活动中,所有信息单向汇总到公安机关。这样固然有助于公安机关甄别信息,但却不利于社会公众对这些信息的鉴别和利用。此次行动中,任何主体都可以通过一个平台来获得所需的信息,从而便利了打拐者,也激励了信息提供者,使获得和利用信息的成本更低。
(四)怎么考
微博打拐就本质而言,其反映出的仍是在处理公共事务过程中涌动的不可小视的民间力量。这种力量促使政府与民间行为合力,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
华图教育专家认为,从命题角度而言,微博打拐的命题角度十分宽泛,它涉及到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民众的社会力量、微博打拐的困境和争议等多方面内容,而各方面的内容都可以单独命题。从命题形式而言,微博打拐存在多种命题方式,比如材料题、漫画题都是比较容易出现的命题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