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湖南 > 事业单位 > 招考公告 >
湖南公务员面试热点:呼唤纯洁的考试标本
2012-06-01 11:39  华图网校 点击:

   【背景材料】

  2011年11月18日,今年的司法考试成绩开始查询。可就在分数公布3天后,有人在网络论坛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的司法考试:考前有漏题,考后有 改分,有图有真相》的帖子。该报记者对此展开调查,通过还原网名为“筑梦”、“陈诚”的考生与网名为“司考改分”的声称能修改司法考试分数的人的QQ聊天 记录,呈现了司法考试改分“生意”的成交过程、收费情况。

  尽管有聊天记录为证、有“司考改分”改分成功后再收钱的承诺,且文中提及的几位考生经查询成绩也确实通过了,但现有的调查和证据仍不能充分证明司法考 试确实可以改分,正如报道所言, “司考改分”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也未能联系上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中心,该报将继续关注此事进展。

  司法考试,是国家统一组织的初任法官、检察官和取得律师资格的必经考试,其前身是律师资格考试,自2002年改为司法考试,每年一次,因通过率低、含金量高,该考试被封“天下最难的考试”。这种说法或许有些夸张,但足见人们对司法考试的尊重、对其权威性的认可。

  然而今年,司法考试先被爆出“泄题门”,此番又陷入“改分门”——“340分~359分,改分5000元;300分~339分,改分1万 元;250~299分,改分1.5万元;200~249分,改分2万元……”司法考试还是从前那个让通过者引以为傲,未通过者捶胸顿足、自叹不如的“天下 最难的考试”吗?司法考试真的“有钱能使鬼推磨”?

 

    【参考分析】

  对此,有人并不完全相信,认为所谓“司考改分”是骗人钱财的。但更多人倾向于相信——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儿,骗子敢随便承诺“先办事儿后付钱”吗?若聊天记录皆是“杜撰”,纯粹为了“抹黑”司考,常理上似乎说不通。

  更多的人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实际指向的是考试公信力问题。近年来,有关考试的“生意”愈发红火,承诺保过的有之,叫卖答案的有之,联合作弊的更有之, 有的甚至形成了产业链。有的机构跟考生签的协议里即有“我们的宗旨是保准、保实、保过,信誉第一”——专门负责作弊、泄题的机构都开始讲承诺、讲“诚信” 了,这无疑是莫大的讽刺。随着这个产业的“做大做强”,越来越多的考试爆出“泄题门”、“作弊门”,从大学英语四六级到职称英语,从中考、高考等升学考试 到注册会计师、医师等资格考试,考试作弊事件层出不穷。

  此外,考试公信力降低的另一方面因素是这些“作弊门”的不了了之。媒体报道得挺卖力,调查得也很辛苦,但有几个考试主办方最终能给公众一个交待?往往 是有回应没下文,有表态没行动。最初爆料的人都是“有图有真相”,考试主办方却往往是口说无凭,拿不出真相,常用的方法就是拖到公众把这事忘了,可现实又 往往是“旧伤未愈,新伤又来”。如此周而复始,考试的公信力无疑大大受损。

  有关部门不愿触碰的考试乱象究竟是怎样的真相?又因何不愿触碰?是嫌调查太麻烦?还是怕对自己的名声不好?还是自己本身就是这条“产业链”上择不清的一环,剪不断、理还乱?

  在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背景下,人们对专门选拔法律人才的司法考试的公信力显然是寄予更高期待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法律人才水平、素养如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法治建设的质量。靠改分通过考试的不合格者甚至“法盲”能堪此重任吗?

  对于媒体曝光的有人在司法考试中涉嫌改分事件,有关部门不能坐视不管,应通过认真调查,给公众一个真相,先拿证据,再给结论,“有图有真相”,而不是 “反正没作弊”、“反正不可能”之类难以令人信服的回应。今天,我们十分需要一个公信力无懈可击、高度纯洁的考试制度的“标本”。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公务员面试课程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