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证监会处长跳楼自杀公务员如何应对心理危机(7)

证监会处长跳楼自杀公务员如何应对心理危机(7)

A+ A- 2010-11-08 09:47  |  未知  |  责编:管理员 评论 点击收藏
0

  “无论官员是以何种方式自杀甚至‘被自杀’,有关部门都有责任调查清楚,并且一定要让公众获得充分的知情权,才能平息质疑。”杨敏说,“如近期的乌小青案、杨宽生案、葛祥案现在都还留有疑团,社会大众的关注并没有得到满足,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给予释疑,尤其是遗书内容的公布。”

  显然,贪官自杀的影响要远远超过普通人的死亡,但并没有得到更多的重视,即如何评估其影响,如何避免其发生。

  他表示,事实上大多数贪官都非常怕死,尤其职务越高的越怕死,比如李嘉廷的案件就很有代表性。李嘉廷被双规后,其妻子王骁因为曾经大肆收受一些官员及老板的钱物,成了李嘉廷收礼受贿名副其实的“总管”,遂被有关部门列为调查对象,随后她在家里卫生间的热水器上上吊自杀身亡。而李嘉廷却一直老实交代问题,接受法院判决和监狱改造,从来就没有发现其有想自杀的迹象。

  重庆市的司法官员吴生也表示,从近年来贪官的落马统计来看,选择自杀的多是级别较低、贪污数额较小的官员;而那些动辄贪污受贿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的部级、厅级官员却很少选择以死谢罪天下,他们或百般抵赖不肯认罪,或不停上诉以示冤枉,或千方百计戴罪立功来保留性命。

  “可笑又可悲的一种情况是,许多严重贪腐的官员在案发后,都把被判处死缓或无期徒刑当作一个奋斗目标,目的都是为了保全性命,随后再想办法混个‘无期徒刑’,再混个‘有期徒刑’,总还会有出头之日,与其在位时那种风光无限、飞扬跋扈完全不可对比、想象。”杨敏说,“显然,腐败已经成为官员落马、自杀的导火线,或者说重要成因。”

  他表示:“对于抑制腐败的呼吁、打击和研究工作可以说已经做了许多,而且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客观地说要抑制贪官的自杀显然非常难。众所周知,一个成年人一旦下了决心要死,是很难挡住其行为的,何况是情况复杂的贪官们。”

  “比如有些涉案贪官,办案人员已经收掉了他身上每一件坚硬物品,但是没有想到某天在吃饭的时候他迅速把筷子折断吞了下去,让办案人员防不胜防。”他透露,“比如乌小青的死并不能改变他曾经有过的罪恶,不能改变社会大众对他的负面印象。从某种层面而言,我们更愿意乌小青好好地活着,因为很可能还有‘更大的鱼’可捕,而他一死,继续调查的难度就大了。”

  杨敏说:“由于大部分贪官的自杀行为都发生在被调查、被羁押期间,这样还给办案机关的工作带来了许多压力和负面影响。要么有人认为办案人员涉嫌刑讯逼供、草菅人命;要么有人觉得办案人员不把贪官当人看,不严格按照组织纪律和法律程序办,把他们都逼成了精神病,而后引起自杀行为。总之其中的误会和恶果很多,办案机关也经常吃了贪官自杀的哑巴亏。”

  “显然,抑制官员腐败要比抑制官员自杀容易,前者可以依靠制度的完善,后者却有着千差万别的个体因素。”他说,“如果官员腐败的问题有效控制了,自杀的情况自然会逐步减少;反之,这样的情况不会自动停止下来,甚至会愈演愈烈。在目前的现实情况里,可以说是否腐败已经与官员是否自杀产生了必然联系。”

  “清清白白地做官,就不会无缘无故地‘自杀’。”杨敏认为。

  1234567  共7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