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时政热点:“用工荒”面临三碰头 亟待分类纾解

时政热点:“用工荒”面临三碰头 亟待分类纾解

A+ A- 2012-02-06 16:05  |  华图网校  |  责编:管理员 评论 点击收藏
0

   受国内外经济新形势、省域产业步入新格局、务工群体产生新诉求等多重影响,今年的“用工荒”呈现企业与员工、中西部与东部、二产与三产之间的“三碰头”现象。一些企业呼吁,政府应进一步增加对实体经济的投资、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并引导舆论不要过分炒作“用工荒”,加强对务工群体的服务,使之理性择业,与企业、政府共同形成应对当前复杂经济形势的合力。

  “节后”用工紧缺显现结构性矛盾

  记者2日在浙江省海宁市看到,尽管离春节假期已经过去了好几天,但海宁市一些企业的返工率并不高。浙江海利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熊初珍介绍说,据她所知,海宁大部分企业目前的返工率还不及三分之一。“不少企业是老板早就上班了,但工厂还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浙江省海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钱海屏说,虽然正月十五以后还有一批员工会返回,但今年的用工情况相较往年将更为紧张是肯定的。绍兴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局长王新宝说,绍兴从2005年前后就出现“用工荒”现象,春节前后用工最紧张,目前缺工在15万人左右,尤其缺的是技术工人。

  从事清洁用品出口的嘉兴捷顺旅游制品有限公司现有员工800多人,管理部经理杨晓华说,公司员工相对比较稳定,流动率大约在10%左右,相对来说比较欠缺技术类人才。“我们企业技术工人工资在3000元以上,从不欠薪,并为员工交纳五险,还包吃中饭,即使这样,熟练工还是不好招。自己培养出来的还很容易被其他企业高薪'挖走’。”

  嘉兴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副队长商克龚说,技术要求稍微高一点的企业都存在技术工人缺口。为了找人,企业与企业不惜互相抬价抢人或者“挖人”,涨工资的“口头承诺”纷纷开出来,甚至导致一系列的劳动纠纷。据他介绍,在“技工荒”下,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用工方式“包流工”。即把一个流水线包下来,成立一个较为固定的团队,成员都是超级熟练工,哪里缺人就到哪里去。

  “三碰头”加剧“用工荒”

  记者调研发现,今年春节前后沿海部分地区出现的“用工荒”,面临较为明显的“三碰头”特征,容易加剧企业的困境,甚至增加社会包袱。

  首先,务工群体强烈要求提高待遇而雇主自身仍陷生存困境。记者在杭州、温州、绍兴等地采访了解到,不少中小企业自2008年以来已经连番提高工人工资,几乎每次涨幅都在15%左右,有的企业工人工资累计涨幅接近翻番。

  绍兴县振亚印染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徐华良告诉记者,3年前工人每天上班12个小时,月薪1800元;现在包吃住、带空调,工人一个月可以拿到3500元。但在温州乐清一家电子仪表厂上班的江西农民朱仕屿说:“现在物价那么高,每个月除掉生活杂费,手机不敢随便打,香烟都要算着抽。”

  沿海制造业的中小企业普遍认为去年是“史上最艰难的一年”。徐华良说,1个月之前工人工资涨到3500元,而工人已经在要求年后提高到4000元,否则不来了。

  12  共2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