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时事评点:如何看中国人获建筑界"诺贝尔奖"(2)

时事评点:如何看中国人获建筑界"诺贝尔奖"(2)

A+ A- 2012-03-22 10:52  |  网易新闻  |  责编:管理员 评论 点击收藏
0

  这个由富商资助的建筑奖,其实是有清晰评选标准的——即倾向于将“建筑”看作“艺术品”,同时,关注在不同地域文化中的平衡与选择。纵观它的获奖者及其作品,大致能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大部分是选择普世建筑语言用得好,并有所创新的建筑师,少部分选择带有地域风格的建筑师。前者多来自西方发达国家,或者可以这么说,正是西方造就了今天建筑界的普世语言,后者则多来自发展中国家。

  我的一个工程技术类行业的朋友听说此事后看了相关网页,跟我说:这个人(指王)真是一副艺术家腔调。这话其实挺准确的!我以为王的作品,很明显带有“纯”艺术倾向,他本质上是“(回)避(现)实”、“(想象)历史”、“单纯的”,他的建筑语言清晰而有“地域特色”的,他的获奖,符合普利兹克奖的倾向与标准。 1980年第二届普利兹克奖选出的墨西哥建筑师巴拉干(Barragán),其作品倾向与王类似——清晰的“异域情调”,同时又是现代建筑语言做基本语言 ——最容易理解,也最政治正确。

  所以,我认为我们没必要争论王获奖是否够格,这是一个伪问题。作为一个奖项,只要评委通过,程序合理,他就够格。纠缠在这上面,只能说明,我们太神话这个奖项,原因一是来自中国人心理深处的“最(唯一)”与“比(高低)”意识,一是来自对“诺贝尔奖”长久以来的迷思,因此会认为普利兹克是一个“最佳、最高”标准,王只要有问题,就觉此奖放水。我的观点是,在涉及人文、艺术领域的相关专业,没有“最(唯一)”,几个重要奖项之间,主要是差异,而非差距。即使是诺贝尔奖,在某些科学领域,专业内部的单项奖,其实更有含金量。

  阴谋论、大腿论不靠谱 我相信机遇对一个人的关键作用,但我更相信,仅就一个专业领域而言,一个人的努力与坚持才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近20年前在《建筑师》杂志上看到王描述他在美院的那个展馆,然后是他家的装修,一直到上海顶层画廊,都让我眼睛一亮,很明显显示出与当时众人不太一样的追求和坚持。这么多年过来,他始终如一的坚持和付出,以及用功,相信大家都看得出。

  所以,很多国人也别激动,这个基本是他自己的事情。如果作为一个个人,你常常会因为别家某个人成功,而由于自己在某个集体单位上跟该人有联系(比如学校、民族、国家……),而有幸福感和自豪感,乃至产生“其实我也可以的”幻觉,这种感受恰恰证明了,你不可能在某一个大一统语言中,保持清醒,坚持个性,同时承担相应压力,进而获得“王澍式”的成功。这其实就是个悖论。

  另外我还陆续看到,对成功充满渴望的中国人,开始用专业或非专业眼光总结王的成功“窍门”准备加以复制,比如有说,“完成度不重要”,只要有思想、想法才最重要;比如有说,要混圈子,混脸熟……还有将王的奋斗过程,演绎成“知音版” 魔幻天才成功传奇,什么天降大任、天赋超群。在当今中国这个急功近利的国度里,出现这些东西我都不惊讶,但是,作为一个成年人我只相信这样一个常识——有多大的成功(在我们这个神奇的国度,我只敢说就某个专业的成功而言),背后的艰辛、寂寞、勤奋、痛苦,就有多大。

  但他不是一直在进步 以我亲身经历过的几个王的建筑来看,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第一期,世博会藤头案例馆,其空间意向、材料表达、整体氛围控制,都让我印象深刻。但中国美院二期,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失控状态,虽然设计者解释说是为了打破如此规模一个人一次性设计与建造的感觉,但是,最终效果不是有机、而是杂乱。

  123  共3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