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基层公务员的年轻人看不到未来,走是迟早的事?

基层公务员的年轻人看不到未来,走是迟早的事?

A+ A- 2014-10-27 08:52  |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  责编:田志英 评论 点击收藏
0

  “除了我和两个主任,我们党政办其他人都在忙着公务员考试。”

  6个人的镇政府党政办,有一半的人都在想怎么离开,这曾经让湖北某乡镇的“90后”公务员常月困惑不已。

  毕竟,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乡镇政府,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来到基层的这几年,活多、钱少、压力大,成了常月对自己工作的全部评价,“我们根本升不上去,除了考出去,还能有什么办法?”她无奈地反问。

  “进了基层,一般就很难出来了”

  常月告诉记者,她的同事中,有人在备战国考,有人打算考县纪委,还有的要考县财政所,“总之没几个人真正在干活”。

  她的男友江星,是同县另一个乡镇的公务员,这个出生于1989年的湖北男孩有着类似的困惑:“想不到这才来一两年,我已经被‘困’在乡镇了。我都能想象到,自己十几年后的样子。”

  通过选调生考试后,江星被分到镇里的计生办,这个大学校园里的学生会主席一度“斗志满满”,每天吃着面糊、苦瓜、酸菜、白菜这些食堂的“老四样”,江星觉得是“基层对自己最好的考验”,他每天早起,第一个到办公室扫地、拖地、打开水,杂活累活抢着干。

  深谙“计生办是基层服务的窗口”的他,在下班后,还会抽点时间练习当地方言,每天看到来办事的老百姓也“笑容不断”。

  但一个月不到,江星就笑不出来了。

  镇政府的“熟人”悄悄问他:“怎么就你去了计生办?一般选调生都去了党政办,离领导近不说,也最容易出成绩。”江星还没反应过来,“熟人”又提醒他,“计生办事务性工作这么多,很容易被困住手脚,在基层最没出路”。

  这并非危言耸听。镇政府的宣传委员面对江星的“疑惑”,“意味深长”地告诉他,计生办的人只有3条出路—要么去卫生院,要么留下竞争主任的位子,又或者“通过运作离开计生办”。

  话到最后,这个老干部劝江星“赶紧‘活动’一下”。

  江星傻了。他猛然意识到,这个计生办除了一名50多岁的办事员,还有一正一副两个40来岁的主任,“都是熬了将近十几年才等到这个位子”。这让他有点沮丧,“主任年纪大了,估计仕途也差不多了,我们年轻人本来就升不上去,要是办事员再内退,所有的活儿都由我做,我还出得去吗?”

  “干得好不如分得好”?

  按照江星这位“熟人”的说法,在乡镇工作,“能见着一把手和村书记的工作才是好的”。原因很简单,只有多接触镇长和书记,人家心里才有你,晋升的时候才会记起你。“要不然你以为乡镇30~40个公务员,靠什么才能升上去?”

  “干得好竟然不如分得好?”江星心下一凉。

  123  共3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