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上班看黄色小说 庸懒慢成其腐败标签?(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乔新生也表示,“反腐败”不是“不为”的原因,而是一块试金石,它能够让人们看到哪些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官员,哪些是尸位素餐权钱交易的腐败官员。
专家分析指出,一些干部不担当、不做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甘当“太平官”,这一心态背后,折射的是多重缺失。
信仰缺失。少数党员干部对领导交办的事就“为”,而对群众的事情就“不为”,漠不关心,这是“为人民服务”“权为民所用”意识降低和淡薄的表现。
责任缺失。少数党员干部丧失担当意识,工作因循守旧保守固化,不想创新不敢干事,把“不出事”作为最大原则,忘却了自身岗位应尽的职责。
能力缺失。一些党员干部因为不学习、不研究,存在着“能力恐慌”、“本领恐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无所适从,自然难作为。
制度缺失。“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由于缺失合理公平的考评考核体系,也导致一些党员干部丧失工作激情。
改革干部管理和任职制度,激励“有为”者“上位”
查处“为官不为”,整治“庸懒散”……近两年来,湖北、江西、福建、河南、河北等多数省份纷纷“出招”。
“2012年,官员形象危机处于高危状态,危机事件高发、易发,官员形象的形势更加严重,社会负面影响增多。”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钧主持的《官员形象危机2012报告》即将发布,他说,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都发生了变化,官员形象、政府形象的维护都面临巨大挑战。
《官员形象危机2012报告》列举了村干部、基层官员、高层官员、执法官员以及准官员五个高危官员群体,将其面临的五大形象危机描述为:不雅事件成贪官标签,露巨富触犯公众,“被牵连”事件有增无减,“误伤”、“恶意中伤”增多,“被假冒”成为新焦点。
唐钧说,当政府直面公众时,公众也在博弈政府,这时就产生了政府形象与民意思维的碰撞。政府形象存在着“得分难”、“失分易”的特征;而民意思维存在着主观判断严重、非主流意识抬头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若要提升形象,则需积极引领社会和公众,学会如何去妥善协调纠纷和矛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