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招考资讯 >2015年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备考:科技常识积累(七)

2015年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备考:科技常识积累(七)

A+ A- 2015-01-27 10:14  |  华图网校  |  责编:田志英 评论 点击收藏
0

  科技常识是公共基础知识方面的重要考察内容,为了帮助参加2015年军转干考试的广大军转干部们更好的备考,华图网校小编搜集整理了科技常识方面的知识点。

  1.信用卡

  1950年,35岁的美国曼哈顿信贷专家麦克纳马拉发明了信用卡。

  2.激光

  1960年,贝尔实验室的查尔斯·托尼斯和同事们一起,成功地在25英里的距离内发射出具有巨大能量、极其狭窄的光束,它的亮度要比太阳光高出100倍,这就是激光。目前,激光在医学、印刷、唱片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3.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指在地理上分散布置的多台独立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构成的系统。计算机网络可以分成局域网和运程网。

  4.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等技术。它是高技术的前导,信息技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包括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光导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

  5.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或称高速公路信息网,简单地说,就是以多媒体为车,以光纤为路,把全国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图书馆、医院、家庭等用户连接起来,应用ATIM传输模式,以交互方式快速传递数据、声音和图像的高信息流量的信息网络。

  6.纳米技术

  就像毫米、微米一样,纳米是一个尺度概念,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并没有物理内涵。当物质到纳米尺度以后,大约是在1~100纳米这个范围空间,物质 的性能就会发生突变,出现特殊性能。这种既不同于原来组成的原子、分子,也不同于宏观的物质的特殊性能构成的材料,即为纳米材料。

  如果仅仅是尺度达到纳米,而没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也不能叫纳米材料。过去,人们只注意原子、分子或者宇宙空间,常常忽略这个中间领域,而这个领域实际上大量存在于自然界,只是以前没有认识到这个尺度范围的性能。

  第一个真正认识到它的性能并引用纳米概念的是日本科学家,他们在20世纪70年代用蒸发法做了超微离子,并通过研究它的性能发现,一个导电、导热的 铜、银导体做成纳米尺度以后,它就失去原来的性质,表现出既不导电、也不导热。磁性材料也是如此,象铁钴合金,把它做成大约20~30纳米大小,磁畴就变 成单磁畴,它的磁性要比原来高1000倍。80年代中期,人们就正式把这类材料命名为纳米材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