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招考资讯 >2019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滴滴消失的这一夜

2019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滴滴消失的这一夜

2019-03-26 14:04  |  华图在线  |  责编:何妍 点击收藏

  滴滴消失的这一夜

  这一夜,发生了什么?

  9月8日晚23:00刚过去不久,一些夜里“嗨皮”完却发现自己无法回家的男男女女们,在城市里的各大闹市区三五成群地出现了:

  他们有人在路边不停地招手,想要拦下一辆辆疾驰而过的出租车;有人在路边与黑车司机砍起了价格,甚至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有人打开手机地图开始搜索附近的酒店,以防打不到车就直接在外过夜;还有人依旧执着地刷着手机,想用其他的打车软件排队叫车。

  这是滴滴暂停深夜服务的第一夜。

  与乘客的焦虑相对比的,是出租车司机的兴奋和黑车司机的疯狂。

  23点一过,闹市区附近的路口,吆喝声此起彼伏。出租车司机高喊“一口价、不打表”,黑车司机则大喊:“今晚没有滴滴!早上车早回家!”而且平时50块不到的车程,黑车竟然能开价到150块!除此之外,“三蹦子”、“摩的”的生意也跟着火了起来,开价甚至高过了出租车。

  这一夜,大家似乎突然间一起穿越了时空,回到了没有网约车的那些年。

  这一夜,滴滴为何消失?

  这一夜,滴滴的消失,实际上是滴滴公司此前公布的一项整改措施,即9月8日到14日,滴滴出行将进行安全大整治,暂停23:00至次日5:00内的所有服务,包括出租车、快车、优步、优享、拼车、专车、豪华车。

  之所以要落实这项安全整改,其中的原因想必每个人都清楚。2018年5月和8月,相继有两名年轻女孩乘坐滴滴顺风车遇害。这两场事件让滴滴暴露了诸多的安全隐患,更使滴滴陷入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信任危机。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之下,滴滴的创始人程维、总裁柳青发布道歉信,公布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不仅如此,在9月5日,交通运输部等10个有关部门和相关专家组成的检查组进驻滴滴公司,对重大安全隐患、影响公共安全和乘客人身安全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检查。

  没有滴滴的夜晚,你还好吗?

  最近几年,以滴滴为代表的网约车行业发展迅猛,网约车已经进入到现代都市生活的细节里,成为了我们的出行习惯。此前,似乎没人能想到网约车消失会是什么样子,但就在这一夜,滴滴停止营运后发生的一切,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首先,滴滴的暂时停运,让原本乘客与司机双赢的局面短暂终结。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夜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深夜“叫个车”也使得生活方式更向前一步,不用再担心走出酒吧、KTV被黑车宰,人们在离场前就可以通过打车软件叫好车辆,然后安心等着司机在路边亮起双闪就行了。

  网约车不仅方便了乘客,也方便了司机。在网约车平台上,价格是乘客与平台协商定好,司机要做的,只是接上乘客,送达目的地。乘客放心,司机也省心。这也让网约车司机,慢慢形成了在规则之内做事的习惯,树立了规则意识。

  其次,和网约车相比,出租车就一定安全吗?答案是否定的。深夜没有网约车,安全问题可能更加堪忧。中央财经大学司法案例研究中心发布过一个调查报告,发现从2017年至今,有183起涉及巡游出租车司机侵害乘客的刑事犯罪判决。该中心认为,巡游出租车刑事案件发生率其实远高于网约车,但由于网约车是新兴业态,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因此网约车一旦涉及刑事案件,在媒体上的曝光度也会大于传统巡游出租车。

  滴滴停运后,面对黑车司机和出租司机的拼车吆喝,很多人是迟疑的,因为谁都没办法分辨这些出租车是不是套牌的假出租。有媒体调查发现,半夜在大街上跑的出租车之中,至今仍有相当比例的都是假出租车。这些车经过喷涂、改造后在二手车市场不过一万到三万的价格,再买上一台可以随意调价的计价器,就足够以假乱真了。所以,如果车辆没有监管,谁来保证乘客的安全呢?

  最后,以滴滴为代表的网约车平台确实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但解决问题的关键并非像有些网友呼吁的那样,卸载软件坚决抵制,或简单粗暴地取缔网约车平台,而是应该想方设法弥补安全漏洞,给平台打造保护伞,让网约车平台的运营更加规范化,把安全措施融入到各个环节。这样大众才能拥有更方便、更安心的出行。

11
{literal} {/lite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