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招考资讯 >2019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假装外国人“秒退”ofo押金事件

2019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假装外国人“秒退”ofo押金事件

2019-03-26 14:47  |  华图在线  |  责编:何妍 点击收藏

  假装外国人“秒退”ofo押金事件

  一、热点概况

  据人民网报道,有网友称,他假装自己是一个来自加州、在中国生活了两三年、中文不太好、做事喜欢上纲上线的外国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ofo写了封投诉邮件,没想到ofo很快给他退了押金,还回复了一封英文邮件道歉。

  其实,以老外之名,讨回押金,只是ofo押金事件中的一个花絮而已。ofo陷入危机由来已久,最受人诟病的就是押金退还。不久前,中消协公布《2018电商行业消费数据报告》称,随着共享经济部分企业频繁曝出挪用押金、企业倒闭、退款难等问题,共享经济的投诉量在2018年呈现上升趋势。日前,北京青年报报道称,北京市民组团前往ofo总部退押金。 “在ofo公司总部,排队要求退押金的用户已经从5楼排到了1楼”。押金难退,相当于撕毁了契约,对用户造成了难以预估的伤害。如此一来,还能赢得用户信任吗?

  一边是国内用户遭遇退押金难,一边是网友自曝假装外国人不但押金被秒退、还收到致歉信,这让本就处于风口浪尖的ofo,引起更多网友的关注。

  二、主流观点

  @人民网:问题恰恰在于,“共享单车”企业家们最关注的是如何融资,如何不断攻城略地进入更多城市,如何让更多人交付押金骑上他们的单车,却没有在客户体验上有太多的创新和改进。换言之,这个被归入“中国新四大发明”的事物,并没有在与消费者有关的“新”和“发明”上下更多的功夫,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投向了资本运作——运作好投资者的资本和运作好从消费者手里通过押金汇集而来的资本。

  @北京日报:回过头来看,某些共享经济的故事可谓魔幻,大起大落,高开低走。这一点,用“最疯狂的试错”来形容也不为过。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让使用权的共享能具备一定的效率。当然,更离不开资本的培育。但是,资本也让这个产业变得浮躁,让很多创业者追求挣快钱,追求寻找接盘侠来变现,而忽视对商业模式本身的思考,进而加速了行业的衰亡。

  @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假装外国人,押金便能秒退。这究竟是个段子,还是ofo的确做了区别对待,尚无法证实。但从拖欠供应商贷款,到押金难退,ofo资金链紧张早已是人尽皆知的事实。如果是出于降低负面影响的考虑,对外国人加速办理退款,进而避免退款潮,也不是什么匪夷所思的事。

  三、深度分析

  (一)本质:假装做事喜欢上纲上线的外国人写投诉信,竟“秒退”ofo押金事件的背后,反映的是企业经营理念问题,没有做到切实为消费者考虑,反而欺软怕硬,遇到问题只想得过且过,息事宁人。

  (二)关注点一:为何假装外国人,便实现了押金“秒退”?

  1.或许企业只是觉得外国人的身份比中国人更加具有新闻性,担心处理不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影响企业形象。

  2.或许企业觉得外国人比中国人更较真儿,担心事情产生严重的后果,产生负面舆论,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

  (三)关注点二:这件事情中,除了企业方的责任,还有哪些影响因素?

  1.工商部门也有一定责任,其没能对企业经营进行有效的监督、监管,及早发现问题,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广大消费者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利用的就是他们没有外国人较真,不够勇敢的弱点。

  四、面试模拟

  共享单车押金难退的问题引起大众强烈的不满,近期有人称自己假装外国人“秒退”了ofo押金。对此事件,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共享单车因为押金难退的问题广受诟病,近来有人假装外国人写投诉信便秒退ofo押金,着实令人吃惊。我们都以中国人的身份而自豪,但为何假装外国人便可以秒退押金,解决问题呢?为何ofo公司如此重视外国人的身份呢?

  或许企业只是觉得外国人的身份比中国人更加具有新闻性,或许企业觉得外国人比中国人更较真儿,担心事情产生严重的后果,产生负面舆论,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但我们知道这并不是一件小事,我们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因素。

  我们都知道,共享单车押金难退的问题非常严重。本来几个工作日便可完成的工作,往往一拖数月还未得到解决,这就反映出企业在听到消费者想要退还押金的需求后,没有想方设法去退还押金,也没有努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来留住消费者,反而大唱拖字诀,违背了企业诚信经营的理念。

  其次,在收到投诉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之后,也没有以正规的途径和方式解决问题,反而把重点放在了一个老外的身上,仅仅退还了这一人的押金,还附上一封“情意满满”的道歉信。这种行为令人感到气愤,这说明企业重视的不是众多消费者的感受,而是某一特殊群体的体验。他们的目的不是让众多消费者满意,而只想避免负面消息被广泛传播。如果一家企业赖以生存的土壤,不是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而是广告策略与公关能力,那么这家企业注定不能持续发展。

  此外,通过这件事我们也看到了大众的随波逐流,遇到问题不能独立、勇敢地去反映问题、解决问题,而是跟大家一样去选择默默承受。这就造成“你不说,我不说,大家都不说”的局面,让相关企业和人员怀有侥幸心理,有机可乘。

  对此,我们应加强宣传,提升企业经营者诚信经营、为消费者服务的意识,不断完善产品和服务质量,真正做到为消费者考虑。其次,引导企业经营者正确看待消费者,要对所有消费者一视同仁。再次,工商部门也要对企业经营进行有效的监督、监管,及早发现问题,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最后,广大消费者也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与此类行为作斗争。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威慑力,避免此类事件再发生。

11
{literal} {/lite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