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丨陕西省直备考必备锦囊(一)
专题五 陕西改革开放40周年
一、陕西民生经济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已走过40年。40年来,我国经济改革走出了一条从易到难、从增量到存量、从体制外到体制内、从分兵突进到综合协调的渐进式发展之路。百姓富、国力强、生态美、民族梦,改革开放以民生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开启了中国经济奇迹腾飞的新纪元。伴随全省综合实力的大幅提升,陕西民生经济向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方向稳步推进。
(一)居民收入成倍增长,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全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40年来,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居民收入成倍增长。1978-2017年,陕西城镇居民收入由人均310元提高至30810元,农村居民收入由133元提高至10265元;分别增长98.4倍、76.2倍,年均增长12.2%和11.5%,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6.8%和6.3%。从城镇居民增收进程看,40年中,城镇居民历经3个10年,居民收入分别跨越千元、4千元、万元大关,其后又分别用5年时间跨越2万元、3万元大关,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蜕变。农村居民收入在经过12年的努力突破500元大关后,仅用6年站上千元大关、用9年突破2千元、用12年突破万元,增收速度不断加快。2017年,农村居民一年增收869元,相当于改革开放初期十余年的增量。
2.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在经历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进带动后进的发展历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最高的3.87:1(以农为1)缩小至3:1。特别是近10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8年快于城镇居民,有4年增速快于生产总值,充分展现了中央惠农政策的积极成效。2017年,扣除价格因素,城乡居民收入和GDP实际增速分别达到6.4%、8.1%和8%,其中农民收入与GDP实现同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分别突破3万元和万元大关,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接近40%,达到历史较好水平;全省居民收入质、量双增,含金量提高,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
3.陕西与全国差距进一步缩小。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为身处内陆的陕西带来快速发展机遇。2000年以后,陕西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跨越发展。特别是近10年,多数年份的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全国增速第一梯队;城镇居民收入在全国31个省份中的位次由26位上升至16-18位,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由22.7%缩小至15.3%,收窄7.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收入位次由28位上升至26-27位,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由39%缩小至23.6%,收窄15.4个百分点。从西部12省份看,陕西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位居第4位,高于新疆、四川、西藏、广西、宁夏、青海、贵州、甘肃,低于内蒙古、重庆、云南;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位居第8位,高于云南、青海、贵州、甘肃,低于重庆、内蒙古、四川、广西、新疆、宁夏、西藏。陕西城乡居民增收能力走在全国前列,与西部省份并驾齐驱。
4.居民收入渠道拓宽,结构优化。改革开放初期,居民收入来源单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几乎全部来源于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收入,农村居民收入则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经营收入。改革、开放、搞活,多予少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激发了生产要素活力,居民收入渠道显著拓宽。特别是2000年以后,新制度新政策的不断激发,新事物新动能的不断释放,使居民劳动报酬含金量更高,资本、资源带来的回报更加丰厚。在城镇,用工制度改革、最低工资标准提高、离退休金“十三连增”、居民医保和养老保险标准提高、“双创”支持举措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实施,直接和间接地为居民增收输送着源泉和动力。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使农业生产专业化、现代化水平提升、效率迸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二产、三产务工成为常态,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尤其是连续、深入地扶贫工作全面推进,为农村居民快速、持续、全面增收开辟了通途。40年来,城镇居民经营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从无到有,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分别达到6.6%和7%,使城镇居民增收多了一份保障;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由不足10%上升至41.6%,转移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由不足5%上升至26.8%,收入的来源不断拓展,收入的稳定性明显增加。截至2017年,城乡居民收入的多元化已然使居民收入结构不断趋于优化,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在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分别达到58.8%、6.6%、7%、27.6%,农村居民四项收入比重分别达到41.6%、31.6%、1.8%、25%,在工资性收入和转移净收入成为居民收入的主要保障的同时,经营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成为居民增收的有力补充。
5.居民生活消费品质提升。伴随居民收入的翻天覆地变化,居民生活由生存型向品质型、由温饱型向享受型、由单纯型向多样型、由机械化向智能化,发生明显变化。从吃穿住行看,40年来,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55%下降至28.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62.8%下降至26%,温饱问题已然解决;衣着服装则由颜色种类单一、一衣抵四季向多款色、分季节变化;居住向面积扩大、环境改善、智能化、现代化发展,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2.7平方米,农村居民达到46平方米;出行更是便捷、高速、省力。从家庭耐用品拥有看,27%的城镇居民家庭和13.9%的农村居民家庭已拥有家用小汽车,彩电、冰箱、热水器成为多数家庭生活必需品,且不断更新换代。从社会保障看,现实的就医、就学、文化娱乐条件,让居民对精神层面的需求更为广泛,要求更高。城乡差距的不断缩小和社会趋同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助推城乡居民生活丰富多彩、品质提升增添了动力和活力。
(二)市场物价平稳运行,社会稳定百姓受惠
改革开放40年来,国内经济迅猛发展,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为经济健康发展和居民生活快速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保驾护航作用。
1.消费品市场供应充足,为市场物价稳定奠定了基础。从陕西居民消费价格运行看,改革开放的前7年,生活基本必需品供应充足,卖方市场特征明显,市场物价稳定,涨幅处于3%以内的合理区间。1985年起,改革开放效应释放,多层次、多成份、多渠道商业流通网络快速发展,消费品特别是工业产品推陈出新,长期沉淀、积累的消费需求开始释放,供求相互作用使得市场处于上升通道,物价上涨速度加快;1985-1997年,13年间有12年物价涨幅超过合理区间,有4年涨幅在10%-20%之间,有1年涨幅超过20%;可以说,改革开放的前20年,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解决了市场物资短缺、商业流通渠道单一问题,同时也带动了居民的消费热情。1998年以后,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居民消费归于理性,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物价涨幅基本回归合理区间,这其间的20年,仅有5年物价涨幅短暂超过3%,多数年份价格平稳。产品供应充足、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市场调控能力的极大增强,使得近20年全省居民消费稳定、物价稳定、市场运行平稳。
2.工业生产兴旺,为市场繁荣发展贡献了力量。改革开放使陕西由一个落后的农业省份发展壮大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和装备制造业基地。1992-1995年,全省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呈现快速上扬态势,年度涨幅最高达到19.9%,原材料价格年度涨幅更是达到38.4%,但在1996年很快得到平抑和调整,工业产品的极大丰富迅速改变了市场供不应求状态。1996-2002年,工业生产者价格基本稳定,对工业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市场价格的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2011年,工业经济再度快速上扬,但工业生产者价格涨幅基本居于10%以内,最高为10.4%,起到了促进生产、平抑市场的作用。2012年以后,工业生产者价格基本稳定,为工业企业优化结构、转型升级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消费品市场价格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2017年,受能源价格趋高和供给侧结构改革影响,陕西工业生产者价格一度快速上涨,涨幅达到10.8%,但与产品质量提升和产品结构优化具有一定关系,工业生产站在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上。
3.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快,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改革开放40年,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壮大陕西经济实力的同时,为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价格稳定运行,对改革开放以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给予了重要支撑。40年来,陕西固定资产投资价格基本平稳,多数年份价格涨幅在10%以内,有效地保障了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和市场物价的平稳运行。2017年,陕西固定资产价格在经历了连续3年涨幅收窄、连续2年价格下降后,价格上涨5.3%,对带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效应。
(三)农业经济全面发展,三农巨变成就改革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农业发展事关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1978年,改革开放从农村起步,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目标,由此开启了中国由大国走向强国的发展之路。
1.粮食总产连创新高,年产量维持1200万吨左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加之取消农业税、连续提高粮食综合补贴,以及粮食机械化生产全面推广,粮食产量逐年快速增加,市场供给不断充盈。1984年全省粮食总产首破1000万吨大关,达到1024万吨,彻底摆脱了陕西吃粮靠调进的历史;1998年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最高水平,突破1300万吨大关,达到1303万吨,较1978年提高62.9%;2017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194万吨,连续八年稳定在1200万吨左右,筑牢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现实条件下,科技助推粮食单产水平提升,为保障粮食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与1978年相比,2017年粮食面积减少32.7%,粮食总产却提高了49.3%,单产年均增长2%。粮食的稳定增产保证了市场的基础供给,也确保了社会稳定,为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按全省年末常住人口计算,2017年陕西人均占有粮食311.3公斤,较1978年的287.9公斤提高8.1%。
2.畜牧业养殖结构优化,肉蛋奶供应充足。畜牧业是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改革开放以来,陕西不断加快推进畜禽养殖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通过百万头生猪大县工程、秦川牛繁育养殖推广、千亿羊奶产业建设等重大项目实施,促进全省畜牧业转变生产方式和优化发展。截至2017年末,全省生猪存栏854.4万头,牛存栏151.2万头,羊存栏868.5万只,禽存栏7315.6万只,其中猪、羊、禽分别比1978年增长8.3%、44.4%和5.2倍;特别是生猪,由传统的农户庭院分散养殖转变为规模化、专业化园区集中养殖,在保证市场供应充足的同时,逐步实现绿色、生态生产和产业升级,维护了生态环境,保证了产品质量,在促进农民增收和稳定社会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2017年全省肉产量112.6万吨、禽蛋产量60.1万吨,奶类产量107.3万吨;分别较1978年增长6.9倍、24倍和22.8倍,年均增长5.3%、8.4%和8.3%;肉、蛋、奶比例达到1:0.53:0.95,较1978年的1:0.17:0.32,显著优化。
二、粮食生产的变化
开放以来这40年,我国农村政权组织经历了由原来的“人民公社”到 “乡(镇)”的改变,相应地,原来的农业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也改变为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我国的粮食政策经历了从当初的统购统销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平价与议价并存,再到如今的国内粮食市场完全放开的重大调整;农民种粮也从当初的生产队按上级计划安排集体耕种,到实行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由农户自主经营,农户照章给国家提供商品粮,余粮全归自家所有支配,直至后来国家免征农业税还给农民发放种粮补贴的历史性变迁;城市人民的生活也从当初的每月凭票到国营粮站购买有限品种的商品粮,到后来的多花钱可以买好粮,再到如今在街道上随意购买的自由化变迁;城乡人民的餐桌上也由过去简单变得越来越丰盛,人民的饮食选择由过去的细粮白馒头加大鱼大肉到如今这些“好东西”再也无人稀罕,反而是过去让人厌烦的粗粮成为争相购买的香饽饽的巨大变化;大批青壮年农民不断进入城市谋求个人发展,参与城市建设,成为“农民工”。这些变化,都在不知不觉间悄然发生,但其背后,都是农民生产的粮食不论是总量还是不同品种的数量都能够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的基本需要为基础的。
(一)供需基本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粮食生产基本处于产销基本平衡的状态。总产最高年份为1998年1303.1万吨;总产最低年份为1981年750万吨。四十年年均产粮1052.9万吨。
因为有八百里秦川这一块肥沃的土地,养育着这一方勤劳善良的人民。因为有四关把守,这里的人民丰衣足食,习惯于粮食自产自销,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所以,陕西的粮食生产总量多年来基本能够满足三秦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
但是,在总体平衡之下又隐含着三个不平衡。一是年际间的不平衡,即粮食生产总量丰年少有结余,灾年则略有不足;二是品种间的不平衡,即各不同品种间略有余缺差异,如小麦和稻谷不足而玉米有余;三是地区间的不平衡,如关中地区有余而陕南和陕北不足。总之,这里的粮食自产自消,基本平衡。
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着国内粮食市场的搞活与放开,粮食流通的加剧,陕西的粮食也出了关,外面的粮食也进入陕西人民的餐桌。如陕西的面粉流向南方,陕北的豆类和小杂粮流向全国各地,而东北和宁夏的大米流入陕西。流入与流出,因为年景丰欠而形成的或者顺差或者逆差,却也是一直维系着这个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