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丨广电总局发布停止宣传推销槟榔及制品禁令
热点概况
槟榔广告禁令来了!2021年9月17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通知,决定自即日起,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干得漂亮!”“早该管起来了!”“全民支持,国家也出手了!”……通知一经发布,引发网友热议。大量网友点赞的背后,反映出人们对槟榔广告的抵制态度。
多年来,在庆典晚会、影视作品、综艺节目、网络直播等各种场合,槟榔的相关广告频频现身。槟榔企业以冠名、赞助、软植入等多种形式进行广告“轰炸”,其中不乏流量大、关注度高、受众覆盖广的热门节目。广告营销往往主打槟榔提神、减压等“功效”,营造出“槟榔只是一种时髦零食”“吃槟榔是年轻、有活力、很潮的表现”等氛围。这对不了解其危害的人,尤其是年轻群体容易产生误导。更有甚者,还有槟榔广告以工艺改进、添加枸杞等为噱头,宣称槟榔具有“养生”“返老还童”等功效。槟榔广告的相关问题颇多,带来的隐患不容小觑。
此前,对槟榔广告并非没有管制的声音和行动。2019年,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发布《关于停止广告宣传的通知》,要求“所有企业即日起停止国内全部广告宣传”。该文件在短期内确实起到作用,但时间一长,约束力较为有限。其实不止湖南,早在上世纪90年代,厦门就出台规定,禁止在该市辖区内生产、销售和食用槟榔;今年年初,广州也开展了对槟榔广告的清理工作。还有不少代表委员,在全国两会提交了关于槟榔立法、槟榔包装增添致癌风险提示等提案议案。从槟榔大省到其他省份,从地方规定到两会提议,诸多努力都在表明,槟榔广告应有规范,营销宣传需设红线。
主流观点
@楚天都市报:日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即日起,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然而,记者登录视频网站发现,依然有不少网络视频节目中有槟榔广告,并未被清理。(据9月21日《新快报》)
为什么要叫停槟榔及其制品的宣传推销?其实这个禁令可以说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多年以来,一直有消费者和专家呼吁,官方应做好健康科普教育,规范槟榔的生产销售与广告宣传。因为,槟榔的危害和隐患更是被严重地漠视与掩盖了。
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把槟榔认定为一级致癌物。在全世界范围内,只要是槟榔流行的区域,口腔癌发病率均名列前茅。作为“槟榔食用大省”,湖南的口腔癌比例位居全国前列。更可怕的是,槟榔有害还上瘾,吃过槟榔的人都知道,吃了就还想吃,总想吃,停不下来。也正因为如此,槟榔产业才会火爆这么多年,产生了庞大的经济利益,
槟榔及其制品的广告,频频出现在热门综艺、卫视春晚、影视作品中,甚至渗透进生活场景,高铁、地铁、公交、电梯……无处不在。不少还昧着良心虚假宣传,对槟榔的危害只字不提,反而号称其“绿色健康”“提神醒脑”“耐嚼不伤口”等等,对消费者进行误导,甚至还圈了一波“铁粉”。不少地方政府也“护犊子”,不愿意自断其臂,导致各地对于槟榔的管理措施,出现了极大的参差。
@新华社:一面是致癌阴影笼罩下的人民群众健康威胁,一面是产业高速发展下的地方经济和就业助益,如何做好“生命”与“经济”的平衡,成为地方尤其是槟榔大省的管理者需要深刻思考和勇于决断的问题。
在一些赞成“从严监管”的行业人士看来,无论是从倡导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出发,还是为了行业健康发展,都是时候采取措施了,需要从更具权威性和约束性的国家标准、法律法规等入手,结合地方政府的源头管理,对槟榔行业定量、定性、定位、定标,将槟榔的监管纳入到合理、合规的方向上来。
有行业人士认为,槟榔产业也可以效仿烟草的管理模式,不仅要禁止广告,也应在包装上作出提示:“过度咀嚼槟榔,有害身体健康”,并“禁止向未成年人售卖”等。
国家广电总局从广告宣传角度出手是个开始,相信其他层面的监管机构和举措也不会缺席太久。
深度分析
(一)关注点一:为什么槟榔产业近几年蓬勃发展,到处做推广?
皮裤套棉裤,必定有缘故。一种自己都承认有害的商品,却能够到处做广告,而且主要面向年轻人进行诱导式传播,背后首先是经济账。巧了,湖南卫视所在的湖南正是我国食用槟榔的主要加工地,目前广告投放最火热的品牌都来自当地。业内估计湖南槟榔产业总产值达300亿元,超过50%的人习惯嚼食槟榔。只要舍得花钱,槟榔也可以是大金主。
其次,槟榔企业有一定工艺改进,据说是去掉了槟榔碱含量最高的槟榔核,同时经过浸泡等工序,降低了槟榔碱成分,比过去更安全。某槟榔企业还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实际危害可能比想象的小,这也许是槟榔被获准做广告的原因之一。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广告法明令禁止香烟广告,也禁止酒类广告出现诱导饮酒的内容,且不得明示或者暗示饮酒有消除紧张和焦虑等功效,却没有提及槟榔。按照“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就算明知槟榔有害,槟榔做广告也不犯法,广告经营者更犯不着拒绝送上门的业务。
近几年,槟榔广告四面开花,把“提神醒脑”的槟榔卖给了很多原本不好这一口的人,各大品牌的销量迅速增长。电商平台上,有的产品回头客上万。可是,有多少消费者是在充分了解槟榔之后理性购买的呢?
在湖南、海南等地,槟榔已成了一种文化,还被列入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背后是百亿元产业和几十万人的就业。但槟榔有害健康也是不争的事实,国家和个人救治口腔癌的花费同样是巨资。在争议尚未解决之时,对槟榔产业不宜一棍子打死,但也不能像灰堆里的豆腐,吹不得打不得。
(二)关注点二:叫停槟榔广告是否真的有必要?
叫停槟榔广告,是因为槟榔有“软性毒品”之称。湖南、海南、广西等地居民都有咀嚼槟榔的习俗,但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槟榔列为一级致癌物。有数据显示,湖南省口腔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当咀嚼槟榔容易上瘾并导致口腔癌,槟榔及其制品的确不宜大肆推广。
对此,国家卫健委在《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中指出,在有咀嚼槟榔习惯的地区,以长期咀嚼槟榔对口腔健康的危害为重点,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和口腔健康检查,促进牙周、口腔黏膜病变等疾病早诊早治。从职能定位的角度来说,卫健部门只能如此预防槟榔危害口腔。
要保护更多人口腔健康,首先是叫停槟榔广告。从过去情况看,槟榔广告已登上很多人气颇高的综艺节目,而这些节目的不少观众是未成年人,如果再不叫停槟榔广告,咀嚼槟榔还会影响下一代人的口腔健康。此次叫停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的槟榔广告,基本遏制了大部分槟榔广告。
不过,叫停槟榔广告只是第一步,也是相对容易的事情。接下来,还应该从供需两端纠正咀嚼槟榔对口腔健康的伤害,但很多消费者恐怕很难改变不良习俗,相关企业也很难放弃这块“蛋糕”。如果不能改变消费者的习俗,不能让槟榔企业转向“健康”,咀嚼槟榔对口腔的伤害还会继续。
(三)关注点三:究竟应该如何规范槟榔广告和行业?
1.继续监测槟榔广告变迁。
2.树立引导公民关于槟榔的正确态度,做好健康科普教育。
3.从更具权威性和约束性的国家标准、法律法规等入手,对槟榔行业定量、定性、定位、定标,将槟榔的监管纳入到合理、合规的方向上来。
面试模拟 2021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通知,决定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通知一经发布,引发网友热议,有人拍手叫好,也有人认为没必要。对于槟榔广告禁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今年,我看到槟榔广告屡屡出现在一些被年轻人追捧的网络综艺节目的画面中,甚至成了一种广受欢迎的食品IP,对此,我感到十分忧虑。往常经常被和槟榔致癌放在一起提及的是香烟。我国广告法明令禁止香烟广告,但现有广告法暂未明确限制槟榔广告的宣传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广电总局的通知可以说是有的放矢、正当其时,我不禁要为广告总局的做法点赞。
槟榔广告为何屡禁不止?首先,近几年槟榔产业发展蓬勃,在一些地方,槟榔产业是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背后是百亿元产业和几十万人的就业。其次,因为槟榔广告错误宣传以及其他种种原因,人们对槟榔的危害并没有很深的了解,甚至有对吃槟榔可以“减压”“提神”“很潮流”等的错误理解,而且会影响新一代青少年,引起年轻人的跟风好奇。最后,最重要的一点是广告法明令禁止香烟广告,却没有提及槟榔。按照“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就算明知槟榔有害,槟榔做广告也不犯法,广告经营者更犯不着拒绝送上门的业务。
槟榔广告应有规范,营销宣传需设红线。规范槟榔产业刻不容缓。有人说,一颗槟榔危害的是个体,槟榔广告危害的则是全社会。在关乎消费者健康与安全的领域内,不能任由“野蛮生长”。第一、就叫停槟榔广告而言,无疑是一种进步。但叫停之后,也要继续监测槟榔广告变迁,防止这类广告以软文等形式出现,通过网络、户外等其它渠道继续推广。
第二、树立引导公民关于槟榔的正确态度。政府部分与主流媒体要形成合力,做好健康科普教育,普及宣传过量食用槟榔带来的危害与后果。槟榔产业不仅要禁止广告,也应在包装上作出提示:“过度咀嚼槟榔,有害身体健康”“禁止向未成年人售卖”等的标识。
第三、无论是从倡导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出发,还是为了行业健康发展,都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需要从更具权威性和约束性的国家标准、法律法规等入手,应该及时修订广告法,并结合地方政府的源头管理,对槟榔行业定量、定性、定位、定标,将槟榔的监管纳入到合理、合规的方向上来。
总之,相信国家广电总局从广告宣传角度出手是个开始,相信其他层面的监管机构和举措也不会缺席太久,通过进一步加强管控,会形成一个拒绝槟榔珍爱健康的良好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