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

(单选题) 民在种植时,通过投入化肥提高产量,但随着在同一块土地上投入的化肥的增加,增加的产量越来越少,这一现象体现的经济效应是:
  • A. 沉没成本
  • B. 边际报酬递减
  • C. 信息不对称
  • D. 搭便车
正确答案 B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市场机制知识。
    第二步,边际报酬递减定律是一个经济学理论,指出在生产系统中,当投入的资源(可变的投入项,例如劳工人数或原材料数)到达某一饱和点后,其后的生产比例会减少:即每再增加投入一个单位的资源,生产量未必一如以往。比如农民在种植农作物时,在同一块土地上投入的化肥的增加,反而农作物增加的产量越来越少。
    因此,选择B选项。

  • 拓展

    A项:沉没成本,是指以往发生的,但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具体来说就是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A项排除。
    C项: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中的各人拥有的信息不同。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中,一些成员拥有其他成员无法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信息的不对称。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比如二手车贸易。C项排除。
    D项:搭便车行为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的投机行为,是指在一个共同利益体中,某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假装或不道德地像南郭先生一样“滥竽充数”的行为与动机。我们会发现,厂家经常采用搭便车策略,一些弱势产品跟进强势产品,借力“铺货”,最大限度地减少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阻力,使新产品快速抵达渠道的终端,从而尽快与消费者见面。D项排除。

  • 考点

    经济 微观经济 市场机制

  • 来源

    2022年6年26日四川省德阳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第39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复合题

       据“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2042亿元,比上年上升27.4%,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3882万公顷,上升4.6%。其中绝收460万公顷,上升5.4%,全年发生特大森林火灾3起,因森林火灾造成受害森林面积7.3万公顷,下降48.4%,全年因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为332亿元,增加5.1倍。全年发生赤潮82次,减少14次,累计赤潮面积约27070平方公里,上升1.7%。全年共发生造成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854起,共造成经济损失36.5亿元。全年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3次,受灾人口208万人,受灾面积15040平方公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6亿元。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2.7万人,比上年下降7.1%。亿元GDP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为0.70人,下降18.5%。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10万人死亡人数为3.85人,下降6.8%,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2.81人,下降8.7%。全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50254起,造成9.9万人死亡,47.0万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8.8亿,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7.60人,下降23.7%。

(单选题) 2005年除海洋、地质、地震灾害外,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多少亿元?
  • A. 2042
  • B. 1647.5
  • C. 1628.7
  • D. 1601.1
正确答案 B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计算中的和差类。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2005年全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2042亿元,因海洋、地质、地震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分别为332亿元、36.5亿元、26亿元。
    第三步, 2005年其他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2042-332-36.5-26,减法计算,材料与选项精确度一致,考虑尾数法,计算尾数为5。
    因此,选择B选项。

  • 考点

    资料分析 简单计算 和差类

  • 来源

    2008年0906辽宁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第101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2004年受灾害森林面积占受害面积的百分之多少?
  • A. 0.54%
  • B. 0.38%
  • C. 0.48%
  • D. 0.56%
正确答案 B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期比重计算。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2005年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3882万公顷,上升4.6%,受灾害森林面积7.3万公顷,下降48.4%。
    第三步,根据基期比重=,可得2004年受灾害森林面积占农作物受害面积为,与B选项最为接近。
    因此,选择B选项。

  • 考点

    资料分析 比重 基期比重

  • 来源

    2008年0906辽宁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第102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与2004年相比,涉及人员死亡的各种安全事故中减幅最高的是哪一种?
  • A. 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
  • B.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 C. 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人事故10万人死亡人数
  • D. 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
正确答案 D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读数比较。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2005年,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人事故10万人死亡人数、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依次下降了8.7%、18.5%、6.8%、23.7%。所以,减幅最高的是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
    因此,选择D选项。

  • 考点

    资料分析 增长率 增长率比较,增长率读数比较

  • 来源

    2008年0906辽宁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第103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2004年因海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多少亿元?
  • A. 212.03
  • B. 101.26
  • C. 58.14
  • D. 54.43
正确答案 D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期量计算。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2005年因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为332亿元,增加5.1倍。
    第三步,根据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可得2004年因海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亿元)。
    因此,选择D选项。

  • 考点

    资料分析 基期与现期 基期量,基期量和差运算

  • 来源

    2008年0906辽宁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第104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根据所提供的资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1)2004年绝收面积占受害面积的10.67%(2)2004年发生赤潮68次,累计赤潮面积约26617.5平方公里(3)2004年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02.83亿元
  • A. (2)
  • B. (1)(2)
  • C. (2)(3)
  • D. (3)
正确答案 D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正确的选项。
    第二步,(1),基期比重。定位文字材料,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3882万公顷,上升4.6%。其中绝收460万公顷,上升5.4%,根据基期比重=,所以2004年农作物绝收面积占受害面积的,错误。
    (2),简单计算。定位文字材料,2005全年发生赤潮82次,减少14次,所以2004年发生赤潮82+14=96(次),错误。
    (3),基期量计算。定位文字材料,2005年全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2042亿元,比上年上升27.4%,根据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2004年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亿元)。正确。只有(3)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 考点

    资料分析 综合分析类 其他类

  • 来源

    2008年0906辽宁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第105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复合题

2015年一季度G省主要农作物总收获面积为1267.84万亩(1亩=666.667平方米,下同),比上年增长1.5%,增幅下降0.5个百分点。

(单选题) 关于2015年一季度G省主要春收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收获面积同比下降的农作物指标有4项
  • B. 粮食作物总产量高于上年同期
  • C. 油料作物亩产量不到甘蔗的
  • D. 蔬菜(含菜用瓜)亩产量高于上年同期
正确答案 C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错误的一项。
    第二步,A选项,直接读数。定位表格材料“收获面积”相关数据,同比下降,即增长率小于0,增长率小于0的有小麦(﹣2.9%)、大豆(﹣18.8%)、烟叶(﹣0.3%)、其他经济作物(﹣11.4%),共4项,正确。
    B选项,增长量公式比较。定位表格材料“总产量”相关数据,粮食作物由稻谷,小麦,旱粮,薯类,大豆构成,稻谷总产量为0,小麦增长率为0,无需考虑;根据增长量比较口诀“大大则大,一大一小看乘积”,旱粮乘积为30.62×2.9%≈31×2.9%=89.9%,大豆乘积为0.07×22.2%≈1.55%(不考虑符号),旱粮乘积(89.9%)>大豆乘积(1.55%),所以旱粮的增长量大于大豆的减少量,又薯类的增长率(0.1%)>0,所以薯类的增长量>0,则粮食增长量>0,粮食作物总产量高于上年同期,正确。
    C选项,现期比值计算。定位表格材料“亩产”相关数据,油料作物亩产量(85千克/亩)>甘蔗亩产的(7936千克/亩×=79.36千克/亩),错误。
    D选项,两期平均数比较。定位表格材料“蔬菜(含菜用瓜)”相关数据,根据两期平均数比较口诀,分子增速大于分母增速,则平均数上升;反之,平均数下降。总产量增长率(a=4.5%)>收获面积增长率(b=2.6%),平均数上升,即2015年一季度亩产量高于上年同期,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 考点

    资料分析 综合分析类 综合分析

  • 来源

    模拟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2014年一季度该省主要总收获面积约为多少万亩?
  • A. 1250
  • B. 1225
  • C. 1150
  • D. 1125
正确答案 A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期量计算。
    第二步,定位表格材料“收获面积”相关数据。
    第三步,根据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观察发现增长率1.5%<5%,根据增长率化除为乘公式法得≈1267.84-1267.84×1.5%≈1268-1268×1.5%≈1268-19=1249(万亩),与A选项最为接近。
    因此,选择A选项。

  • 考点

    资料分析 基期与现期 基期量,基期量计算

  • 来源

    模拟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2015年一季度比上年同期收获面积增量最多的是哪类
  • A. 旱粮
  • B. 薯类
  • C. 油料作物
  • D. 药材
正确答案 A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量公式比较。
    第二步,定位表格材料“收获面积”相关数据。
    第三步,根据增长量比较口诀“大大则大,一大一小看乘积”,旱粮的增长率(1.4%)和油料作物的增长率(1.6%)差别不大,旱粮的现期量(103.46万亩)远远大于油料作物的现期量(10.00万亩),则旱粮的增长量>油料作物增长量,排除C选项;剩余三个比较乘积,旱粮为103.46×1.4%≈103×1.4%=144.2%,薯类为243.13×0.4%≈243×0.4%=97.2%,药材为2.32×12.8%<3×13%=39%,乘积最大的为旱粮,故旱粮的增长量大于薯类和药材的增长量,排除B,D两项。
    因此,选择A选项。

  • 考点

    资料分析 增长量 增长量比较,增长量公式比较

  • 来源

    模拟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表中“①”处应填入的数字是多少?
  • A. 79.56
  • B. 813.36
  • C. 879.99
  • D. 944.19
正确答案 C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计算中和差类问题。
    第二步,定位表格材料“收获面积”相关数据。
    第三步,根据农作物总收获面积=粮食作物收获面积+经济作物收获面积+其他作物收获面积,其他作物收获面积=农作物总收获面积-粮食作物收获面积-经济作物收获面积,选项出现首位相同,第二位不同的情况,最大数据从左往右截取前三位,其余舍相同处理,代入数据得127-35-4=88,C选项前两位与其最为接近。
    因此,选择C选项。

  • 考点

    资料分析 简单计算 和差类

  • 来源

    模拟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2015年一季度该省粮食中亩产最高的是哪种粮食
  • A. 小麦
  • B. 旱粮
  • C. 薯类
  • D. 大豆
正确答案 C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比较中读数比较问题。
    第二步,定位表格材料“亩产”相关数据。
    第三步,小麦、旱粮、薯类和大豆亩产分别为223、296、323和181,则亩产最高的是薯类(323千克/亩)。
    因此,选择C选项。

  • 考点

    资料分析 简单比较 读数比较

  • 来源

    模拟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复合题

      2016年某省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占农作物种植总面积比例由上年的60.2%调整为58.4%,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47.11万公顷,比去年减少9.0万公顷,粮食总产量713.16万吨,其中春、夏、秋粮产量所占比例如下图所示。与去年相比,春粮减产5.31万吨,夏粮减产2.37万吨,秋粮减产42.38万吨,总产量下降50.06万吨。非粮食作物中,油料、蔬菜、药材种植面积分别增长1.3%、3.0%和15.9%;烟叶和甘蔗种植面积分别减少8.7%和1.1%;蔬菜、瓜果、油料、甘蔗等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单选题) 2016年,非粮食种植面积增长率最大的是:
  • A. 油料
  • B. 蔬菜
  • C. 药材
  • D. 烟叶
正确答案 C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读数比较问题。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2016年该省非粮食作物中的油料、蔬菜、药材种植面积分别增长1.3%、3.0%和15.9%,烟叶和甘蔗种植面积分别减少8.7%和1.1%”。
    第三步,观察数据可知,药材种植面积增长率15.9%,为最大。
    因此,选择C选项。

  • 考点

    资料分析 增长率 增长率比较类,增长率读数比较

  • 来源

    2018.3.24安徽省马鞍山市基层特定岗《职业能力测试》试题第81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2016年,非粮食种植面积占种植总面积比率:
  • A. 41.6%
  • B. 58.4%
  • C. 42.6%
  • D. 43.6%
正确答案 A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计算中和差类问题。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2016年某省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占农作物种植总面积比例由上年的60.2%调整为58.4%”。
    第三步,2016年,非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种植总面积比率=1-58.4%=41.6%。
    因此,选择A选项。

  • 考点

    资料分析 简单计算 和差类

  • 来源

    2018.3.24安徽省马鞍山市基层特定岗《职业能力测试》试题第82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2015年,非粮食的种植总面积约为:
  • A. 62万公顷
  • B. 156万公顷
  • C. 138万公顷
  • D. 103万公顷
正确答案 D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中求部分量问题。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2016年某省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占农作物种植总面积比例由上年的60.2%调整为58.4%,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47.11万公顷,比去年减少9.0万公顷”。
    第三步,解法一:根据整体量=部分量/整体量,基期量=现期量+减少量,代入数据可得,2015年农作物种植总面积为=260(万公顷),取整计算,可得2015年非粮食作物的种植总面积约为260—(147+9)=104(万公顷)。
    因此,选择D选项。
    解法二:根据整体量=部分量/比重,基期量=现期量+减少量,代入数据可得,2015年农作物种植总面积为,2015年该省非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占农作物种植总面积比重为1-60.2%=39.8%,根据部分量=整体量×比重,代入数据可得,2015年非粮食作物的种植总面积为=260×0.4=104(万公顷)。
    因此,选择D选项。

  • 考点

    资料分析 比重 现期比重计算,求部分量

  • 来源

    2018.3.24安徽省马鞍山市基层特定岗《职业能力测试》试题第83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2016年,夏粮产量约为:
  • A. 179万吨
  • B. 141万吨
  • C. 171万吨
  • D. 192万吨
正确答案 A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中求部分量问题。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2016年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47.11万公顷,比去年减少9.0万公顷,粮食总产量713.16万吨”和饼状图可知,2016年夏粮产量占比为25.21%。
    第三步,根据部分量=整体量×比重,代入数据可得,2016年夏粮产量=713.16×25.21%略大于713×≈178(万吨)。
    因此,选择A选项。

  • 考点

    资料分析 比重 现期比重计算,求部分量

  • 来源

    2018.3.24安徽省马鞍山市基层特定岗《职业能力测试》试题第84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利用以上图文提供的信息,通过计算可以得出:①2015年,粮食亩产量②2015年,烟叶和甘蔗的种植面积③2016年,春、夏、秋粮的实际产量④2016年,油料、蔬菜、药材的产量增长的百分比
  • A. ①②
  • B. ①③
  • C. ③④
  • D. ②④
正确答案 B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正确的项数。
    第二步,①项,基期平均数计算中单平均数问题。定位文字材料,“2016年该省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47.11万公顷,比去年减少9.0万公顷,粮食总产量713.16万吨,下降50.06万吨”,根据基期量=现期量+减少量,2015年该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147.11+9)万公顷,2015年该省粮食总产量为(713.16+50.56)万吨,可计算出2015年粮食作物的亩产量,正确。
    ②项,基期量计算。定位文字材料,“2016年该省非粮食作物中的烟叶和甘蔗种植面积分别减少8.7%和1.1%”,材料中只有烟叶和甘蔗种植面积的增长率,无现期量,无法计算2015年种植面积,错误。
    ③项,现期比重计算中求部分量问题。定位文字和图形材料,“2016年该省全年粮食总产量713.16万吨;2016年春、夏及秋粮占比分别为5.51%、25.21%、69.28%”。根据部分量=整体量×比重,可计算出2016年春、夏、秋粮的实际产量,正确。
    ④项,材料中并未提及油料、蔬菜、药材产量的相关数据,无法计算2016年油料、蔬菜、药材的产量增长的百分比,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 考点

    资料分析 比重 现期比重计算,求部分量

  • 来源

    2018.3.24安徽省马鞍山市基层特定岗《职业能力测试》试题第85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下列措施能通过增加光合速率来提高产量的是( )。
  • A. 适当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
  • B. 利用照明设施延长光照时间
  • C. 合理密植,让植物充分利用太阳光
  • D. 白天降低温度,减少呼吸作用的消耗
正确答案 A
  • 解析

    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但超过一定范围之后,光合速率的增加变慢,直到不再增加;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光合作用的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当温度高于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时,光合速率明显地表现出随温度上升而下降;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能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一定值之后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合理密植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光照,是提高单位面积内农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措施,而高度密植,会使叶片相互遮挡,降低光合作用效率;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会增强光合作用效率,A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 考点

    学科知识 高中阶段生物学科知识 分子与细胞,细胞的代谢,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 来源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第17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复合题

       包括食品安全标准在内的任何强制性技术标准的制定,必然建立在“可标准化程度”这一概念基础上。这是为研究某领域是否适合以单一标准进行一体化治理所创造的分析工具,其含义是指“管制者在事前能否以适当的成本识别被管制行为的类型及其后果,以便更有效地进行统一执法”。_______ 某领域风险类型单一,致害原理相同,_______致害性呈匀质化分布,表明其可标准化程度较高,反之,则较低。风险行为的可标准化程度高低决定了其是否适合以“一刀切”的强制性标准进行一体化治理。
       对于可标准化程度较高的食品风险而言,理想意义上的立法设计应通过全面风险评估,以社会总风险最小化为目标,设定“社会最优”的食品安全标准,并交由行政机关统一实施。作为实施层面的“查漏机制”,私法仅在食品安全标准未被执行的情况下,通过民事诉讼发挥私人监控优势及其责任威慑效果,督促行为人积极遵守既定的食品安全标准。在这样的公私法合作框架下,遵守食品安全标准的事实将作为免除民事责任的抗辩事由,违反食品安全标准的行为也将在私法上得到直接评价。因为“社会最优”标准的设定已经过全面权衡和通盘考虑,并选取了社会可接受的最佳标准。
       由于食品风险本身的特殊性,理想意义上的“社会最优”标准固然不是零风险标准,但该标准的设定必然经过全面风险评估和收益权衡。正如社会最优的农药残留标准仍有剩余风险,但若执行零残留标准,人类将面临更严重的食物短缺风险,因而该标准的制定需要全面权衡农药残留的致害成本和农药带来的农作物增产收益。这背后是一种社会总成本与总收益的权衡。符合社会最优标准的食品固然仍可能致害,但此种加害行为已不具有法律上的可归责性,这是人类追求社会总体福利最大化而必须承受的副产品。
       如此看来,法学家们显然是基于理想意义上的立法设计才形成了这样的认识,我国现有且未来将要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均属社会最优标准。但实际上,参与立法的学者可能自信。社会最优标准属于纯粹的专业技术判断,用经济学术语表述,即“社会总成本最小化”的标准——其在风险行为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达到。通俗地讲,当再提高一个单位的食品安全标准将会增加社会总成本时,便达到了社会最优标准。由于社会最优标准的等级和精准度要求极高,现实中多数食品安全标准都难以企及。这一方面是因为食品风险可标准化程度的制约,另一方面是因为工业化时代的食品安全风险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给科学上的因果关系判断提出了极大挑战,设定食品安全标准所依赖的风险评估和成本—收益衡量也因此面临技术上的不确定性。当技术理性无法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时,标准制定者的政策决断和抽象价值判断就变得不可或缺。因此,现实世界中的食品安全标准注定是一个兼具技术性和政策性的双重判断。尤其是在各类产业政策导向和利益集团博弈条件下,具有利益分配效果的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更是难以达到所谓“社会最优”的目标。

(单选题) 对文中所说“可标准化程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便于管制者用适当的成本识别与管制
  • B. 是制定强制性技术标准的基础
  • C. 运用得当有利于有效进行统一执法
  • D. 便于管制者控制风险产生的后果
正确答案 A
  •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章,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选项对应“管制者在事前能否以适当的成本识别被管制行为的类型及其后果,以便更有效地进行统一执法”,表示如果管理者可以通过适当的标准识别被管制行为的类型及其后果,则有利于统一有效执法,而“可标准化程度”本身并不能“便于管理者用适当的成本识别与管制”,不符合文意。B选项对应“包括食品安全标准在内的任何强制性技术标准的制定,必然建立在可标准化程度这一概念基础上”,符合文意。C选项对应“其含义是指管制者在事前能否以适当的成本识别被管制行为的类型及其后果,以便更有效地进行统一执法”,符合文意。D选项对应“对于可标准化程度较高的食品风险而言,理想意义上的立法设计应通过全面风险评估,以社会总风险最小化为目标”,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A选项。

  • 考点

    言语理解与表达 片段阅读 细节理解

  • 来源

    模拟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依次填入文中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设 并
  • B. 若 且
  • C. 如 但
  • D. 倘 而
正确答案 B
  • 解析

           第一步,第一空。根据“……其可标准化程度较高,反之,则较低”可知,文段是列举了两种假设情况,第一空要选表假设的词,“设”单用时一般用于数学中,如“设方程”等,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
           第二步,第二空,“风险类型单一,致害原理相同,致害性呈匀质化分布”为并列关系,要填入一个表并列的词。“且”表并列,符合语境。“但”表转折,排除C项。“而”可表承接、转折、因果等,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因此,选择B选项。

  • 考点

    言语理解与表达 逻辑填空 虚词辨析

  • 来源

    模拟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根据文意,药残留无法执行零标准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农药的使用可以为农作物带来增产效益
  • B. 完全清除农药残留尚有待科技进步
  • C. 在现实中农作物无法排除农药的残留
  • D. 决策需要在社会总成本与总收益中权衡
正确答案 D
  •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农作物中农药残留无法执行零标准”出现在第三自然段。
           第二步,根据“因而该标准的制定需要全面权衡农药残留的致害成本和农药带来的农作物增产收益。这背后是一种社会总成本与总收益的权衡”可知,“农作物中农药残留无法执行零标准”的根本原因是需要权衡社会总成本与总收益。因此,选择D选项。

  • 拓展

    A项不符合文意,根本原因不是单方面注重农药残留给农作物带来增产的效益。B项属于无中生有,文段中并没有谈到科技对农药残留的制约或影响。C项文段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

  • 考点

    言语理解与表达 片段阅读 细节查找

  • 来源

    模拟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者认为“参与立法的学者可能过于自信”,是因为
  • A. “最优标准”的食品仍有可能给人造成伤害
  • B. “最优标准”的食品仍不可能是零风险的
  • C. “最优标准”的食品在现实中不太可能存在
  • D. 制定过高的食品安全标准将增加企业和社会成本
正确答案 C
  •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参与立法的学者可能过于自信”出现在第四自然段。
           第二步,根据“社会最优标准属于纯粹的专业技术判断”“现实中多数食品安全标准都难以企及”可知,“参与立法的学者可能过于自信”的原因是“最优标准”在现实中不太可能存在。因此,选择C选项。

  • 考点

    言语理解与表达 片段阅读 细节查找

  • 来源

    模拟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者通过这篇文章意在说明
  • A. 食品安全标准立法的难度
  • B. 食品安全标准受哪些因素制约
  • C. 食品安全的可标准化问题
  • D. 食品安全标准怎样实现社会最优
正确答案 A
  •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章。本篇章论述的主体是食品安全标准。第一段提出了食品安全标准必然建立在可标准化程度这一概念基础上;第二、三段提到了食品安全标准如何设定“社会最优”及标准不能是“零风险”的原因;第四段论述在立法设计上难以达到所谓“社会最优”的目标。
           第二步,寻找意图。文段最后得出结论,对于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在立法设计上难以达到最优。故整个文章探讨的是食品安全标准立法的难度。因此,选择A选项。

  • 拓展

    B项、C项和D项都没有提到“立法”。

  • 考点

    言语理解与表达 片段阅读 意图判断,一般类

  • 来源

    模拟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复合题

       我国2017年粮食种植面积11222万公顷,比上年减少81万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2399万公顷,减少20万公顷;稻谷种植面积3018万公顷,减少0.2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3545万公顷,减少132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23万公顷,减少12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420万公顷,增加7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68万公顷,减少1万公顷。
       2017年粮食产量61791万吨,比上年增加166万吨,增产0.3%。其中,夏粮产量14031万吨,增产0.8%;早稻产量3174万吨,减产3.2%;秋粮产量44585万吨,增产0.4%。全年谷物产量56455万吨,比上年减产0.1%。其中,稻谷产量20856万吨,增产0.7%;小麦产量12977万吨,增产0.7%;玉米产量21589万吨,减产1.7%。全年棉花产量549万吨,比上年增产3.5%。油料产量3732万吨,增产2.8%。糖料产量12556万吨,增产1.7%。茶叶产量255万吨,增产6.0%。
       

(单选题) 2017年棉花产量比2016年约增产了( )万吨。
  • A. 7
  • B. 19
  • C. 31
  • D. 48
正确答案 B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已知现期量与增长率的增长量计算问题。
    第二步,定位第二段文字材料,“2017年全年棉花产量549万吨,比上年增产3.5%”。
    第三步,根据增长量=现期量×增长率/(1+增长率),,根据增长量计算n+1原则可得,直除首位商1。
    因此,选择B选项。

  • 考点

    资料分析 增长量 增长量计算,已知现期量和增长率

  • 来源

    2018年0325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第96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相较于上一年,2015年全国粮食产量的增长率约是2014年的( )倍。
  • A. 3
  • B. 5
  • C. 7
  • D. 9
正确答案 A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与倍数杂糅问题。
    第二步,定位图形材料中可知2013—2015年粮食产量分别为60194万吨、60703万吨、62144万吨。
    第三步,根据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复杂计算对数据进行截位舍相同处理可得2015年全国粮食产量的增长率与2014年的倍数关系为
    因此,选择A选项。

  • 考点

    资料分析 倍数 倍数杂糅,增长率与倍数杂糅

  • 来源

    2018年0325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第97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2017年,小麦、稻谷、玉米、棉花四种中,种植面积减少速度最快的是( )。
  • A. 小麦
  • B. 稻谷
  • C. 玉米
  • D. 棉花
正确答案 C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计算比较问题。
    第二步,定位第一段文字材料,“我国2017年小麦种植面积2399万公顷,减少20万公顷;稻谷种植面积3018万公顷,减少0.2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3545万公顷,减少132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23万公顷,减少12万公顷”。
    第三步,根据减少率=减少量/(现期量+减少量),可得选项减少率分别为(大分数)、(小分数),观察四个分数的量级可排除A、B选项,C、D选项可采用差分法比较,差分数为,根据分数性质(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值大),差分数>小分数,则大分数>小分数,故C选项减少率最大。
    因此,选择C选项。

  • 考点

    资料分析 增长率 增长率比较,一般增长率比较

  • 来源

    2018年0325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第98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三种谷中,2017年产量比上年增加最多的谷,其种植面积约是全国粮食种植面积的( )。
  • A. 12%
  • B. 21%
  • C. 27%
  • D. 32%
正确答案 C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中求比重问题。
    第二步,定位第一、二段文字材料,“2017年粮食种植面积11222万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2399万公顷;稻谷种植面积3018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3545万公顷。2017年稻谷产量20856万吨,增产0.7%;小麦产量12977万吨,增产0.7%;玉米产量21589万吨,减产1.7%”。
    第三步,根据增长量比较大小的口诀“大大则大,一大一小看乘积”判断2017年产量比上年增加最多的是稻谷(现期量×r)最大。比重=部分量/整体量,由于选项出现首位相同,但第二位不同的情况,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可得,直除首两位商26,与C选项最为接近。
    因此,选择C选项。

  • 考点

    资料分析 比重 现期比重,现期比重计算

  • 来源

    2018年0325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第99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2017年,我国各种粮食产量均有所增长
  • B. 2017年,小麦,稻谷,玉米的产量总和为谷物的总产量
  • C. 2017年,小麦,稻谷,玉米这三种谷物中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是稻谷
  • D. 2017年,油料的产量增长率等于其种植面积增长率的3倍
正确答案 C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A选项,读数比较,定位第二段文字材料,“2017年夏粮产量增产0.8%;早稻产量减产3.2%;秋粮产量增产0.4%”。早稻为减产,并非均有所增长,错误。
    B选项,和差类简单计算,定位第二段文字材料,“2017年全年谷物产量56455万吨。其中,稻谷产量20856万吨;小麦产量12977万吨;玉米产量21589万吨”。尾数法即可判断,6+7+9,尾数为2,而谷物产量尾数为5,并不相等,错误。
    C选项,现期平均数比较,定位第一、二段文字材料,“2017年小麦种植面积2399万公顷;稻谷种植面积3018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3545万公顷。稻谷产量20856万吨;小麦产量12977万吨;玉米产量21589万吨”。根据平均数=总数/总个数,分数比较,将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分子截位舍相同,可得小麦单位面积产量为,稻谷为,玉米为,分数值量级一致,直除首位分别商5、7-和6,最高的为稻谷,正确。
    D选项,现期倍数计算,定位第一、二段文字材料,“2017年油料种植面积1420万公顷,增加7万公顷……油料产量3732万吨,增产2.8%”。根据增长率=增长量/(现期量-增长量),则2017年,油料的产量增长率与其种植面积增长率的倍数关系为,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 考点

    资料分析 综合分析类 其他类

  • 来源

    2018年0325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第100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复合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71-75题

(单选题) 2021年A省主要产品总产量约比2020年:
  • A. 增长6.6%
  • B. 增长7.3%
  • C. 减少6.6%
  • D. 减少7.3%
正确答案 B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计算。
    第二步,定位表格倒数一二行数据。
    第三步,根据增长率=,结合选项数据可四舍五入把小数点后面的数据进行四舍五入,2021年A省主要农作物产品总产量约比2020年增长,计算首位为7,结合选项,答案应该为7.3%。
    因此,选择B选项。

  • 考点

    资料分析 增长率 增长率计算类,增长率计算

  • 来源

    2023年5月7日贵州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 计划招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考生回忆版)第71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2017年,A省各主要产品产量占总产量比重高于上年水平的有:
  • A. 仅粮食作物
  • B. 仅蔬菜及食用面
  • C. 仅油料作物
  • D. 仅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
正确答案 B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两期比重比较问题。
    第二步,定位表格第一二行数据。
    第三步,根据数据观察可知2017年主要农作物产品与上面相比呈现增长趋势,即整体增速大于0,根据两期比重比较口诀,分子增速a大于分母增速b,比重上升;反之,比重下降,观察可知蔬菜及食用菌增速最大,一定大于混合后整体的增速,比重一定上升。
    因此,选择B选项。

  • 考点

    资料分析 比重 两期比重计算

  • 来源

    2023年5月7日贵州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 计划招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考生回忆版)第72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2017-2021年,A省甘蔗产品产量同比增量超过10万吨的年份有:
  • A. 1个
  • B. 2个
  • C. 3个
  • D. 4个
正确答案 A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计算。
    第二步,定位表格,2017-2021年,A省甘蔗产品产量同比增量超过10万吨的年份只有18年:62.48-50.31>10万吨。
    因此,选择A选项。

  • 考点

    资料分析 简单计算 和差类

  • 来源

    2023年5月7日贵州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 计划招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考生回忆版)第73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2017-2020年,A省各主要产品中产量持续下降的是:
  • A. 油料作物
  • B. 蔬菜及食用菌
  • C. 烤烟
  • D. 粮食作物
正确答案 C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比较。
    第二步,定位表格,2017-2020年,A省各主要农作物产品中产量持续下降的只有烤烟。
    因此,选择C选项。

  • 考点

    资料分析 简单比较 读数比较

  • 来源

    2023年5月7日贵州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 计划招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考生回忆版)第74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能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 A. 2016-2021年,A省主要农作物产品总产量均超过3600万吨
  • B. 2019年,A省烤烟产品产量同比增长1.19万吨
  • C. 2017-2019年,A省粮食作物产品产量持续下降
  • D. 如保持2021年蔬菜及食用菌产品产量同比增量,A省蔬菜及食用菌产品产量将在2022年超过3600万吨
正确答案 C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A选项,简单计算。定位表格2016年数据,1264.26+115.28+71.48+27.46+2033.56万吨,错误。
    B选项,简单计算,定位表格2019年A省烤烟产品所在列,比上年相比下降,错误。
    C选项,简单计算,定位表格2019年A省粮食作所在列,粮食作物产品产量持续下降,正确。
    D选项,现期量计算,定位蔬菜及食用菌所在列,2021年蔬菜及食用菌产品产量同比增量为3280.09-2990.87,约为290万吨,保持这个增量,2022年产量约为3280+290<3600万吨,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 考点

    资料分析 综合分析类 综合分析

  • 来源

    2023年5月7日贵州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 计划招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考生回忆版)第75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郊地区种植面积増加最快的是( )。
  • A. 水稻
  • B. 蔬菜
  • C. 玉米
  • D. 大豆
正确答案 B
  •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农业类型相关知识。城郊地区农作物需经济产值高,适宜种植蔬菜。故本题选B。

  • 考点

    区域地理 中国地理 中国的产业活动

  • 来源

    2019年江西省中学教师招聘考试高中地理试题第38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原产美洲的玉米和甘薯等,能够传播到世界各地,主要得益于( )。
  • A. 郑和下西洋
  • B. 世界人口的流动
  • C. 工业革命的进行
  • D. 新航路的开辟
正确答案 D
  • 解析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15世纪至17世纪,欧洲人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的航路,从而发现了美洲大陆,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产物流向亚洲和欧洲等地,故选D;郑和下西洋并没有到达美洲,排除A;世界人口的流动是世界各地相互交流的一个表现,排除B;工业革命的进行在新航路开辟之后,排除C。故本题选D。

  • 考点

    世界近代史 走向整体的世界 全球航路的开辟

  • 来源

    模拟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复合题

2021年,全国共有138个国家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其中山东、黑龙江分别有16和12个基地,云南、湖北均以10个居于其后。2021年全国通过国审的水稻品种共有677个,其中湖南有169个;玉米通过国审的919个品种中,134个来自北京,其后是吉林99个,河南95个;与水稻、玉米相比,大豆种源高度依赖进口,2021年仅有86个国审品种,其中黑龙江18个,山东14个;棉花39个国审品种中,最多的是新疆,有12个,其次为河南,有6个。
2021年,我国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100%自给;大豆种子对外依存度高达86%,胡萝卜、茄子、菠菜、洋葱、高端品种番茄及甜菜等种子的进口依赖度超过90%。

(单选题) 2021年,我国种子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较上年:
  • A. 增加了2个百分点以上
  • B. 减少了2个百分点以上
  • C. 增加了不到2个百分点
  • D. 减少了不到2个百分点
正确答案 D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两期比重比较问题。
    第二步,定位折线图,“2021年我国农作物种子出口额为3.3亿美元,进口额6.8亿美元;2020年出口额为2.9亿美元,进口额为5.7亿美元”。
    第三步,根据比重计算公式:比重=,2021年比重=,2020年比重=,所求比重差值约为32.7%-33.7%=-1%。
    因此,选择D选项。

  • 考点

    资料分析 比重 两期比重

  • 来源

    2022年0709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网友回忆)第89题、2022年0709宁夏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网友回忆)第124题、2022年0709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网友回忆)第119题、2022年0709海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网友回忆)第109题、2022年0709甘肃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网友回忆)第119题、2022年0709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网友回忆)第119题、2022年0709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网友回忆)第114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如按2021年我国种子出口量同比增速推算,2022年我国种子出口量约为多少万吨?
  • A. 2.58
  • B. 2.68
  • C. 2.78
  • D. 2.88
正确答案 B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量。
    第二步,定位图表中,“2021年我国农作物种子出口量为2.47万吨,2020年我国农作物种子出口量为2.28万吨”。
    第三步,因为2021年种子出口量增长率与2022年相同,得到,代入数据:,解得2022年末期量为2.68万吨。
    因此,选择B选项。

  • 考点

    资料分析 基期与现期 现期量

  • 来源

    2022年0709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网友回忆)第88题、2022年0709宁夏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网友回忆)第123题、2022年0709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网友回忆)第118题、2022年0709海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网友回忆)第108题、2022年0709甘肃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网友回忆)第118题、2022年0709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网友回忆)第118题、2022年0709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网友回忆)第113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不能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 A. 2021年,我国大豆种子自给率不足15%
  • B. 2021年,棉花国审品种中,新疆占比最大
  • C. 2021年,我国自主甜菜种子占国内市场份额低于10%
  • D. 2021年,玉米通过国审品种最多,国内玉米需求已能自给
正确答案 D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且需选出不能推出的一项。
    第二步,A选项,简单计算问题。定位文字材料第二段,“2021年,大豆种子对外依存度高达86%”,因此,国内自给率小于等于14%,即小于15%,可推出。
    B选项,直接读数问题。定位文字材料第一段,“2021年,棉花39个国审品种中,最多的是新疆,有12个,其次为河南,有6个”,根据比重=,整体量一致,部分量大的,其占比也大,因此新疆国审品种占比最大,可推出。
    C选项,简单计算中的和差类。定位材料第二段最后一行,“甜菜等种子的进口依赖度超过90%”,根据,所以我国自主甜菜种子占国内市场份额低于10%,可推出。
    D选项,简单比较,直接读数比较问题。定位文字材料第一段,玉米通过国审的品种为919个,数量最多正确,但能否自给题目中只给出不高度依赖进口未告知能否自给,无法推出。
    因此,选择D选项。

  • 考点

    资料分析 综合分析类 其他类

  • 来源

    2022年0709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网友回忆)第90题、2022年0709宁夏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网友回忆)第125题、2022年0709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网友回忆)第120题、2022年0709海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网友回忆)第110题、2022年0709甘肃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网友回忆)第120题、2022年0709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网友回忆)第120题、2022年0709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网友回忆)第115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2014—2021年间,我国种子进出口贸易逆差超2亿美元的年份有几个?
  • A. 3
  • B. 4
  • C. 5
  • D. 6
正确答案 C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计算中的和差类。
    第二步,定位折线图。
    第三步,2014年农作物种子进出口贸易逆差为3.24-2.61=0.63;2015年为3.62-2.43=1.19;2016年为2.89-2.13=0.76;2017年为4.17-2=2.17>2;2018年为4.75-2.19=2.56>2;2019年为4.35-2.11=2.24>2;2020年为5.7-2.9=2.8>2;2021年为6.8-3.3=3.5>2。因此,符合题意的为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共5年。
    因此,选择C选项。

  • 考点

    资料分析 简单计算 和差类

  • 来源

    2022年0709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网友回忆)第86题、2022年0709宁夏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网友回忆)第121题、2022年0709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网友回忆)第116题、2022年0709海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网友回忆)第106题、2022年0709甘肃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网友回忆)第116题、2022年0709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网友回忆)第116题、2022年0709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网友回忆)第111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2014—2021年间,我国种子贸易进出口总量同比增长的年份有几个?
  • A. 4
  • B. 5
  • C. 6
  • D. 7
正确答案 A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比较中的和差比较。
    第二步,定位柱状图。
    第三步,2014年我国农作物种子贸易进出口总量为6.29+2.86=9.15;2015年为6.85+2.7=9.55;2016年为4.99+3.46=8.45;2017年为7.45+2.33=9.78;2018年为7.27+2.86=10.13;2019年为6.6+2.56=9.16;2020年为7.27+2.28=9.55;2021年为6.6+2.47=9.07。因此,符合题意的为2015年、2017年、2018年、2020年,共4年。
    因此,选择A选项。

  • 考点

    资料分析 简单比较 和差比较

  • 来源

    2022年0709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网友回忆)第87题、2022年0709宁夏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网友回忆)第122题、2022年0709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网友回忆)第117题、2022年0709海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网友回忆)第107题、2022年0709甘肃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网友回忆)第117题、2022年0709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网友回忆)第117题、2022年0709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网友回忆)第112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复合题

      2012年全国粮食种植面积1112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69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70万公顷,减少34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98万公顷,增加12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203万公顷,增加9万公顷。全年粮食产量58957万吨,比上年增加1836万吨,增产3.2%。其中,夏粮产量12995万吨,增产2.8%:早稻产量3329万吨,增产1.6%;秋粮产量42633万吨,增产3.5%。其中,主要粮食品种中,稻谷产量20429万吨,增产1.6%;小麦产量12058万吨,增产2.7%;玉米产量20812万吨,增产8.0%。全年棉花产量684万吨,比上年增产3.8%。油料产量3476万吨,增产5.1%。糖料产量13493万吨,增产7.8%。烤烟产量320万吨,增产11.5%。茶叶产量180万吨,增产11.2%。

(单选题) 根据所给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12年夏粮产量在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高于上年水平
  • B. 2008—2012年,粮食产量增长率逐年提高
  • C. 2008—2012年,粮食产量年均增长2000多万吨
  • D. 2012年茶叶产量同比增产约18万吨
正确答案 D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正确的一项。
    A选项,两期比重比较。定位文字材料,“2012年全年粮食产量58957万吨,增产3.2%;夏粮产量12995万吨,增产2.8%”,根据两期比重比较口诀,“分子增速大于分母增速,则比重上升;反之,比重下降”。夏粮产量的增长率2.8%(分子增速)<粮食产量的增长率3.2%(分母增速),比重下降,低于上年水平,错误。
    B选项,读数比较。定位折线图,根据图中折线走势可知,2008—2012年增长率先下降在上升最后下降,并非逐年提高,错误。
    C选项,年均增长量计算。定位柱状图,可知2008年粮食产量52871万吨,2012年粮食产量58957万吨,根据年均增长量=(末期量-初期量)/相差年数,可得,直除首位商不到2,不到2000万吨,错误。
    D选项,已知现期量与增长率的增长量计算。定位第三段文字材料,“2012年茶叶产量180万吨,增产11.2%”,11.2%≈,根据增长量计算n+1原则可得=18(万吨)。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 考点

    资料分析 综合分析类 综合分析

  • 来源

    2015.9.6衡水综合完整综合+医学行测第136题、2019年0414山东省黄河水利委员会笔试试题第66题、2019年0414河南省黄河水利委员会事业单位考试试题第95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2012年早稻增产量对全年粮食总产量增产的贡献率(其增产量在总增产量中的百分比)约为:
  • A. 1%
  • B. 3%
  • C. 8%
  • D. 15%
正确答案 B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其他计算问题。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2012年,全年粮食产量58957万吨,比上年增加1836万吨,增产3.2%……2012年,早稻产量3329万吨,增产1.6%”。
    第三步,根据增长贡献率=部分增长量/整体增长量以及增长量=现期量增长率/(1+增长率),1.6%≈,根据增长量计算n+1原则可得早稻增产量(部分增长量)(万吨)。选项出现首位相同量级不同的情况,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并保持量级不变,可得<10%,根据结果优先排除D选项,直除首两位商28,与B选项最接近。
    因此,选择B选项。

  • 考点

    资料分析 其他类 其他计算

  • 来源

    2015.9.6衡水综合完整综合+医学行测第137题、2019年0414山东省黄河水利委员会笔试试题第63题、2019年0414河南省黄河水利委员会事业单位考试试题第92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如2013年粮食产量同比增速与2012年相同,则2013年粮食产量约为( )亿吨。
  • A. 6.5
  • B. 5.7
  • C. 5.9
  • D. 6.1
正确答案 D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量计算问题。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2012年,全年粮食产量58957万吨,比上年增加1836万吨,增产3.2%”。
    第三步,根据现期量=基期量×(1+增长率),58957万吨≈5.9亿吨,乘法计算考虑放缩法,可得5.9×(1+3.2%)≈5.9+0.18=6.08(亿吨),与D选项最为接近。
    因此,选择D选项。

  • 拓展

    2013年与2012年同比增速相同,根据增长量=基期量×增长率,可得2013年增长量>2012年增长量(1836),又现期量=基期量+增长量,可得2013年粮食产量>58957+1836=60793(万吨)≈6.1(亿吨)。

  • 考点

    资料分析 基期与现期 现期量

  • 来源

    2015.9.6衡水综合完整综合+医学行测第138题、2019年0414山东省黄河水利委员会笔试试题第64题、2019年0414河南省黄河水利委员会事业单位考试试题第93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2012年秋粮产量约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
  • A. 88%
  • B. 64%
  • C. 72%
  • D. 80%
正确答案 C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中求比重问题。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2012年,全年粮食产量58957万吨,秋粮产量42633万吨”。
    第三步,根据比重=部分量/整体量,观察选项,出现首位相同,第二位不同的情况,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可得,直除首两位商72。
    因此,选择C选项。

  • 考点

    资料分析 比重 现期比重计算,求比重

  • 来源

    2015.9.6衡水综合完整综合+医学行测第139题、2019年0414山东省黄河水利委员会笔试试题第62题、2019年0414河南省黄河水利委员会事业单位考试试题第91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以下中,2012年单位面积的产量同比增速最快的是:
  • A. 棉花
  • B. 粮食
  • C. 糖料
  • D. 油料
正确答案 A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平均数增长率比较问题。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2012年全国粮食种植面积1112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69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70万公顷,减少34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98万公顷,增加12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203万公顷,增加9万公顷……全年粮食产量增产3.2%……全年棉花产量比上年增产3.8%。油料产量增产5.1%。糖料产量增产7.8%”。
    第三步,根据平均数增长率计算公式、增长率=增长量/(现期量-增长量),可得2012年粮食种植面积增长率为≈0.6%,棉花为=-≈-6.7%,油料为≈0.9%,糖料为≈5%,代入平均数增长率计算公式,粮食为,油料为,棉花为,糖料为,根据分数性质(分子大且分母小的分数值大),棉花单位面积产量的同比增速最快。
    因此,选择A选项。

  • 考点

    资料分析 平均数 平均数增长率比较

  • 来源

    2015.9.6衡水综合完整综合+医学行测第140题、2019年0414山东省黄河水利委员会笔试试题第65题、2019年0414河南省黄河水利委员会事业单位考试试题第94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春耕前,民向田里施用草木灰,主要是为了给补充( )元素。
  • A. 钾
  • B. 氮
  • C. 磷
  • D. 碳
正确答案 A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化学知识。
    第二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施用草木灰时,肥效好于化学钾肥。所以,它是一种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养分齐全、肥效明显的无机农家肥。
    因此,选择A选项。

  • 拓展

    氮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
    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

  • 考点

    常识判断 科技 化学

  • 来源

    2017年广东省清远市高新区清城区公开招聘行政辅助类、专业技术类聘员考试试题第24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春耕前,民向田里施用草木灰主要是为了给补充( )元素。
  • A. 钾
  • B. 氮
  • C. 磷
  • D. 碳
正确答案 A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农业生活常识。
    第二步,草木灰即植物燃烧后的残余物,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钾(K2CO3),含量最多的矿质元素是钾,约占6%-12%。
    因此,选择A选项。

  • 拓展

    草木灰为植物燃烧后的灰烬,凡是植物所含的矿质元素,草木灰中几乎都含有。其中含量最多的是钾元素,其次是磷,一般含1.5%-3%,还含有钙、镁、硅、硫、铁、锰、铜、锌等元素。同时,草木灰还是农村广泛使用的消毒剂原料,常用于猪圈、鸡舍等,其消毒作用强、无副作用、无刺激性。
    氮、磷、钾统称为“肥料三要素”。氮肥主要作用于叶片,全株都不可缺氮肥,氮肥被称为植物的基本元素;磷肥用于植物生长前期,主要促进长根,后期作用于果实和种子;钾肥主要作用于长茎杆。

  • 考点

    常识判断 科技 生活常识

  • 来源

    2016年0423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乡镇)第3题、2016年0423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县级)第3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稻、黍、稷、麦、菽均是我国种植历史悠久的,其中的“菽”是指:
  • A. 叶菜类
  • B. 薯类
  • C. 豆类
  • D. 高粱
正确答案 C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传统民俗知识。
    第二步,《孟子滕文公》中称五谷为“稻、黍、稷、麦、菽”。菽是豆类的总称,古语云:“菽者,众豆之总名。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则曰荅。”C项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C选项。

  • 拓展

    关于五谷说法主流的是稻(俗称水稻、大米)、黍(shǔ,俗称黄米)、稷(jì,又称粟,俗称小米)、麦(俗称小麦,制作面粉用)、菽(俗称大豆)。
    黍:黍去壳,就是黄米,其子实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
    稷:又称粟,生长耐旱,品种繁多,俗称“粟有五彩”,有白、红、黄、黑、橙、紫各种颜色的小米,也有粘性小米。中国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酿造的。粟适合在干旱而缺乏灌溉的地区生长。其茎、叶较坚硬。

  • 考点

    常识判断 人文 传统民俗

  • 来源

    2019年1117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村级后备干部考试试题第30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复合题

根据资料,回答26-30题。
据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2042亿元,比上年上升27.4%,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3882万公顷,上升4.6%,其中绝收460万公顷,上升5.4%,全年发生特大森林火灾3起,因森林火灾造成受灾害森林面积7.3万公顷,下降48.4%,全年因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为332亿元,增加5.1倍。全年发生赤潮82次,减少14次,累计赤潮面积约27070平方公里,上升1.7%。全年共发生造成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854起,共造成经济损失36.5亿元。全年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3次,受灾人口208万人,受灾面积15040平方公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6亿元。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2.7万人,比上年下降7.1%;亿元GDP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为0.70人,下降18.5%。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10万人死亡人数为3.85人,下降6.8%,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2.81人,下降8.7%。全年发生道路交通数450254起,造成9.9万人死亡,47.0万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8.8亿,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7.60人,下降23.7%。

(单选题) 2005年除海洋、地质、地震灾害外,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多少亿元?( )
  • A. 2042
  • B. 1647.5
  • C. 1628.7
  • D. 1601.1
正确答案 B
  • 解析

    全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2042亿元,全年因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为332亿元,全年因地质灾害共造成经济损失36.5亿元,全年因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6亿元,2042-332-36.5-26=1647.5(亿元)。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 考点

    资料分析 简单计算 和差类

  • 来源

    2017年0917河北唐山农商行招聘笔试试题-数资第26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2004年受灾害森林面积占受灾面积的百分之多少?( )
  • A. 0.54%
  • B. 0.38%
  • C. 0.48%
  • D. 0.56%
正确答案 B
  • 解析

    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3882万公顷,上升4.6%,因森林火灾造成受灾害森林面积7.3万公顷,下降48.4%,2004年受灾害森林面积占农作物受害面积=7.3/(1-48.4%)÷3882/(1+4.6%)=0.38%。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 考点

    资料分析 比重 基期比重计算

  • 来源

    2017年0917河北唐山农商行招聘笔试试题-数资第27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与2004年相比,涉及人员死亡的各种安全事故其减幅最高的是哪一种?( )
  • A. 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
  • B.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 C. 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10万人死亡人数
  • D. 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
正确答案 D
  • 解析

    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下降8.7%,亿元GDP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8.5%,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10万人死亡人数下降6.8%,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下降23.7%,所以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减幅最高。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 考点

    资料分析 增长率 增长率比较类,增长率读数比较

  • 来源

    2017年0917河北唐山农商行招聘笔试试题-数资第28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2004年因海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多少亿元?( )
  • A. 212.03
  • B. 101.26
  • C. 58.14
  • D. 54.43
正确答案 D
  • 解析

    2005年全年因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为332亿元,增加5.1倍,则所求为332÷(1+5.1)≈330÷6=55亿元。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 考点

    资料分析 基期与现期 基期量,基期量计算

  • 来源

    2017年0917河北唐山农商行招聘笔试试题-数资第29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根据所提供的资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1)2004年绝收面积占受害面积的10.67%(2)2004年发生赤潮68次,累计赤潮面积约26617.5平方公里(3)2004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02.83亿元
  • A. (2)
  • B. (1)(2)
  • C. (2)(3)
  • D. (3)
正确答案 D
  • 解析

    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3882万公顷,上升4.6%,其中绝收460万公顷,上升5.4%,2004年农作物绝收面积占受害面积460/(1+5.4%)÷3882/(1+4.6%)=11.94%,(1)描述错误;2004年赤潮发生82+14=96次,(2)描述错误;全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2042亿元,比上年上升27.4%,2004年农作物绝收面积占受害面积=2042/(1+27.4%)=1602.83亿元,(3)描述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 考点

    资料分析 综合分析类 综合分析

  • 来源

    2017年0917河北唐山农商行招聘笔试试题-数资第30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复合题

2022年湖北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321.87亿元,比上年增长4.3%。粮食总产量2741.15万吨,连续10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其中,夏粮产量482.16万吨,增长1.8%;早稻产量75.69万吨,增长6.0%;秋粮产量2183.30万吨,下降1.6%。油料、蔬菜及食用菌、园林水果产量分别为374.49万吨、4438.00万吨、771.63万吨,分别增长5.7%、3.2%和1.8%。猪牛羊禽肉产量440.59万吨,增长3.7%;其中,猪肉产量331.69万吨,增长4.3%;牛肉产量16.26万吨,增长2.7%;羊肉产量10.53万吨,增长9.1%;禽肉产量82.11万吨,增长0.6%。禽蛋产量207.96万吨,增长5.7%。年末生猪存栏2550.92万头,增长0.8%。水产品产量500.42万吨,增长3.6%。
2022年湖北省进出口总额6170.8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其中,出口4209.3亿元,增长20%;进口1961.5亿元,增长5.4%。一般贸易进出口额4687.4亿元,增长20.7%,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76%,比上年提升3.7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额3909.4亿元,增长20.1%,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63.4%,比上年提升2.7个百分点。
2022年湖北省城镇全年新增就业91.65万人。12月,全省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比11月下降0.1个百分点。全年全省农民工总量1554.3万人,比上年增加36.5万人,增长2.4%。其中,本地农民工504.6万人,增长7.6%;外出农民工1049.7万人,增长0.1%。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5251元,增长6.2%。
2022年湖北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14元,比上年增长6.8%。从收入来源看,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分别增长7.6%、5.4%、7.1%和6.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26元,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09元,增长7.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16,比上年缩小0.05。

(单选题) 若将该省下列肉类按照2022年全年的产量增量从大到小排序,则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 猪肉>禽肉>羊肉>牛肉
  • B. 猪肉>羊肉>禽肉>牛肉
  • C. 禽肉>猪肉>羊肉>牛肉
  • D. 羊肉>猪肉>牛肉>禽肉
正确答案 B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量比较。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第一段,“(2022年)猪肉产量331.69万吨,增长4.3%;牛肉产量16.26万吨,增长2.7%;羊肉产量10.53万吨,增长9.1%;禽肉产量82.11万吨,增长0.6%”。2022年全年,猪肉产量及增长率分别为331.69万吨、4.3%;牛肉产量及增长率分别为16.26万吨、2.7%;羊肉产量及增长率分别为10.53万吨、9.1%;禽肉产量及增长率分别为82.11万吨、0.6%。
    第三步,增长量比较口诀:大大则大,一大一小看乘积。根据“大大则大”,猪肉>牛肉,猪肉>禽肉,排除C选项;根据“一大一小看乘积”,对于羊肉和禽肉,增长率之间的倍数大于10倍,产量之间的倍数小于8倍,因此增长率较大的一方乘积更大,即羊肉>禽肉,排除A选项;对于猪肉和羊肉,增长率之间的倍数小于3倍,产量之间的倍数大于10倍,因此产量较大的一方乘积更大,即猪肉>羊肉,排除D选项。
    因此,选择B选项。

  • 拓展

    增长量比较时,一大一小看乘积比较方法除了相乘,还可以看倍数大小。

  • 考点

    资料分析 增长量 增长量比较,已知现期量和增长率

  • 来源

    模拟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2021年1—12月份,湖北省进出口贸易总额呈现以下哪种情况?
  • A. 顺差1989亿元
  • B. 顺差1646亿元
  • C. 逆差1989亿元
  • D. 逆差1646亿元
正确答案 B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期量和差计算。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第二段,“2022年,出口4209.3亿元,增长20%;进口1961.5亿元,增长5.4%”。
    第三步,基期差计算公式=,2021年出口贸易额为,进口贸易额为,根据分数性质,分子近两倍,分母相差不大,则出口额大于进口额,为贸易顺差,排除C、D选项。A和B选项数据首位相同第二位不同,则分子取整,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可得2021年1—12月份,基期出口-基期进口≈3500-1900=1600(亿元),与B选项最接近。
    因此,选择B选项。

  • 考点

    资料分析 基期量 基期量和差运算,基期差运算

  • 来源

    模拟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若保持2022年全省民工同比增量不变,则( )年全省民工总量将超过2000万人。
  • A. 2034
  • B. 2035
  • C. 2036
  • D. 2037
正确答案 B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量计算。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第三段,“2022年全省农民工总量1554.3万人,比上年增加36.5万人,增长2.4%”。
    第三步,根据末期量=初期量+n×年均增量,2022年农民工的增量为36.5万人,假设n年后全省农民工总量超过2000万人,可得1554.3+36.5n>2000,36.5n>445.7,解得n>12.21,即至少需要13年,全省农民工总量才能超过2000万人,2022+13=2035,即2035年。
    因此,选择B选项。

  • 考点

    资料分析 现期量 现期量计算,已知基期量和增长量

  • 来源

    模拟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2021年,湖北省下列产量从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 A. 早稻、园林水果、夏粮、秋粮
  • B. 秋粮、夏粮、园林水果、早稻
  • C. 秋粮、园林水果、夏粮、早稻
  • D. 早稻、夏粮、园林水果、秋粮
正确答案 D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期量比较。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第一段,“2022年,其中,夏粮产量482.16万吨,增长1.8%;早稻产量75.69万吨,增长6.0%;秋粮产量2183.30万吨,下降1.6%。油料、蔬菜及食用菌、园林水果产量分别为374.49万吨、4438.00万吨、771.63万吨,分别增长5.7%、3.2%和1.8%”。
    第三步,根据基期量=,代入数据,2021年夏粮产量为;2021年早稻产量为;2021年秋粮产量为;2021年园林水果产量为。观察四个分数秋粮产量分子远远大于其他三个分数,且分母最小,则秋粮产量基期量最大,排除B、C选项。再根据分数性质比较夏粮和园林水果(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值较大),则园林水果>夏粮,排除A选项。
    因此,选择D选项。

  • 拓展

    分子越大,分母越小,其分数值越大。

  • 考点

    资料分析 基期量 基期量比较,已知现期量和增长率

  • 来源

    模拟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 A. 2022年全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21年增加2000元以下
  • B. 2022年外出农民工约比本地农民工多2.08倍
  • C. 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高于上年水平
  • D. 2022年11月全省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
正确答案 C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A选项,增长量计算。定位文字材料第四段,“2022年湖北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14元,比上年增长6.8%”,根据增长量计算n+1原则,,可得2022年全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21年增加(元),大于2000元,错误。
    B选项,倍数计算。定位文字材料第三段,“本地农民工504.6万人,增长7.6%;外出农民工1049.7万人,增长0.1%”,根据A比B多几倍为,数据取整,可得倍,错误。
    C选项,两期比重比较。定位文字材料第四段,“2022年湖北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14元,比上年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09元,增长7.9%”。根据两期比重比较口诀,“分子增速大于分母增速,则比重上升;反之,比重下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7.9%(分子增速)>全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6.8%(分母增速),比重上升,高于上年水平,正确。
    D选项,简单计算。定位文字材料第三段,“2022年湖北省城镇全年新增就业91.65万人。12月,全省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比11月下降0.1个百分点”,百分点计算,2022年11月失业率为:5.5%+0.1%=5.6%,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 考点

    资料分析 综合分析类 比重,两期比重

  • 来源

    模拟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复合题

我国2017年粮食种植面积为11222万公顷,比上年减少81万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2399万公顷,减少20万公顷;稻谷种植面积3018万公顷,减少0.2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3545万公顷,减少132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23万公顷,减少12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420万公顷,增加7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68万公顷,减少1万公顷。

(单选题) 2017年,我国小麦、稻谷、玉米、棉花四种中,种植面积减少速度最快的是( )。
  • A. 小麦
  • B. 稻谷
  • C. 玉米
  • D. 棉花
正确答案 C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计算比较问题。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第一段,“我国2017年小麦种植面积2399万公顷,减少20万公顷;稻谷种植面积3018万公顷,减少0.2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3545万公顷,减少132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23万公顷,减少12万公顷”。
    第三步,根据,可得小麦种植面积减少率为、稻谷为、玉米为(大分数)、棉花为(小分数),排除A、B选项。C、D选项可采用差分法比较,差分数为,根据分数性质(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值大),差分数>小分数,则大分数>小分数,故玉米减少率最大。
    因此,选择C选项。

  • 考点

    资料分析 综合分析类 增长率,增长率比较,一般增长率比较

  • 来源

    模拟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单选题) 大棚种植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种植方式。以下大棚种植的增产做法,有误的是( )。
  • A. 在大棚内补充二氧化碳,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
  • B. 维持大棚昼夜温度相对稳定,提高农作物的生长速度
  • C. 傍晚和夜间在大棚内开灯,增加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
  • D. 合理密植农作物,增加单位面积内农作物的光照面积
正确答案 B
  • 视频解析
    免费试看
  •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第二步,分析选项:
    A:正确,光合作用效率和二氧化碳浓度有关,在大棚内补充二氧化碳,可以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
    B:错误,在适宜温度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效率较快,白天应当保证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合成有机物,夜晚则应该降低温度,抑制呼吸作用。
    C:正确,光合作用效率和光照时长有关,傍晚和夜间在大棚内开灯,可以增加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有利于合成有机物。
    D:正确,合理密植农作物,可以充分利用光能,增加单位面积内农作物的光照面积。
    因此,选择B选项。

  • 考点

    判断推理 科学推理 科学推理生物

  • 来源

    2023年0225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乡镇)(网友回忆)第84题

展开解析
收藏 纠错
解析反馈
0/160

联系方式:

取消
提交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