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公务员队伍应“挤出”寄生虫 留下奉公者(3)

公务员队伍应“挤出”寄生虫 留下奉公者(3)

A+ A- 2014-01-27 17:20  |  新华网  |  责编:admin 评论 点击收藏
0

  “在西方发达国家,仅有3%左右的青年愿意当公务员——这个比例本来就不高;而且,这一队伍本身,每年也会有3%~5%的‘流出率’,即这部分人退出公务员队伍,寻找其他舞台。”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随着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公务员职业成为一些青年基于了解、认同之后的真正选择,或是它回归正常的第一步。”

  事实上,附着在公务员身份上的一些“暧昧想象”、“过高预期”,近年已在褪色。

  比如,记者注意到,在一向被认为是“肥差”的海关岗位,各省在近一两年的招考中,多明确描述其工作内容为:“工作地点多在艰苦边远口岸、露天作业、工作强度大、体能要求高……”一些考生将其视作“史上最苦金饭碗”而望而却步,也有人谨慎评估后,依然报考。

  对中央“八项规定”,也不是所有公务员均“叫苦不迭”。比如,一位来自安徽芜湖的基层公务员发帖描述:“虽然取消了会议后的聚餐,令大家少了交流机会,却节省了时间,让年轻人不用专注于喝酒、研究‘饭局文化’。”“公车管理严了以后,我的很多同事都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上下班,让自己有更多流汗、锻炼的机会。”

  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公务员总数突破700万,5年间增长近50万人。竹立家教授认为,“有能力的年轻人都走了,谁来当公务员”是个伪问题。

  “我反倒认为,通过‘挤出’谋私、寄生者,‘释放’志在别处者,‘留下’廉洁奉公、乐于奉献的人才,不仅能让公务员的总数得到控制,而且,能实现一种良性循环。”他说。

  “到时候,公务员会作为一个普通岗位。任何普通岗位,都会有一批爱之如生命的人存在。”浙江网民“wuzhan0505”说。黑龙江网民“百了禅师”认为,公务员的成就感,更多时候,无法用金钱衡量:“做公务员没有在公务员的位置上想问题,只想着升官、发财、贪污、受贿的人,最好离开这个队伍;公务员是为人民办事的,如果把心摆正,多为人民做些好事,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公务员队伍怎么“留下更多精英”

  日前,“基层公务员该不该涨薪”引发社会争议,而无论正反哪方,都认同的一点是:仅靠一个年轻公务员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显然支撑不了这个队伍的长远、健康发展。

  在竹立家教授看来,公务员队伍该怎么“留下”更多精英?这或许是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

  中国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尽管多数青年网民并不认同“一刀切”地给公务员涨薪,但也有一种声音担忧,若只用“低薪高压”挤出谋私、寄生者,而不匹配上其他政策,这种方式会不会无形中提高从政的成本?

  “当‘挤出去的’都是没门路的,剩下的就是‘官二代’和‘富二代’了。”“当政治成为‘富二代’们的专享,谁来替穷人说话?当下,权力被滥用是根本问题,工资高低影响的只能是守法的好公务员,这会不会造成‘逆向淘汰’呢?”网民“Wanfe”等说。

  这个问题,马文莉也一直在思考。

  1234  共4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