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公选考试基础知识之政治知识--政治经济学
10.剩余价值的本质和来源
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实质是为了攫取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价值形成过程。资本主义生产的时间实际上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与之相对应,劳动也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叫必要劳动时间,在这个时间内耗费的劳动叫必要劳动。超过必要劳动时间以外的延长了的那部分劳动时间叫剩余劳动时间,在这个时间内耗费的劳动叫剩余劳动。剩余价值正是产生于这部分劳动时间,因此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是物化的剩余劳动。
11.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绝对量所产生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所产生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各个部门中的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来实现的。超额剩余价值是由于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资本家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追逐,刺激资本主义生产技术的改进,使得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次,绝对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的起点;第三,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生产技术较低的条件下采用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则是在生产技术水平较高的条件下采用的。剩余价值规律即剩余价值的产生及其增殖的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1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
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存在。因此,马克思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在生产过程中或一次或多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会发生增殖,因此叫不变资本(c)。以劳动力价值形态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使价值增殖,因此叫可变资本(v)。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说明剩余价值不是靠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产生的。这就进一步揭示了工人的剩余劳动乃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同时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13.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是对劳动力必要劳动的支付。资本主义工资不是工人劳动的报酬,它的本质是由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决定的,体现着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只要资本主义制度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就不会改变。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资本家购买的是工人的劳动力,付给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用货币表示的是劳动力的价格。劳动力价值或价格采取了资本主义工资形式后,抹煞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区别,掩盖了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剥削关系。
14.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显然,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剩余价值减去资本家的个人消费是积累额,积累额与总收入的比率是积累率。积累率决定积累规模。积累规模扩大,资本物质生产能力不断增长,客观要求金融资本的积累与实物形式的积累之间保持平衡。
用无偿占有雇佣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来扩大无偿占有雇佣劳动者创造的新价值的权利,这就是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积累使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转化为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是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权利平等的商品所有者,占有别人的商品的手段只能是让渡自己的商品;而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对资本家来说,表现为占有别人无偿劳动或产品的权利,对工人来说,则表现为不能占有自己劳动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