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申论 >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解读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解读

2012-10-31 17:27  |  华图网校  |  责编:赵仿 点击收藏


【大纲解读六】2013年申论“给定资料”的最新趋势是什么?

  (一)2013年国家申论考试最新趋势之一 ——以德为先

  德是一个古典政治家最核心的观念,一个被现代政治学和政治哲学抛弃的观念,中国共产党能够重视德,是对古典的尊重。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大会上指出任用干部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还特别指出“不让老实人吃亏”。根据胡总书记的精神,国家有关部门明确指出,公务员招考将加大对道德的考查。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质疑美德是否可教,很多人也在质疑,美德是可以被考查的吗?胡锦涛同志说的老实人,类似于孔老夫子说的“刚毅木讷近仁”之人,这些人往往都是不太会考试的。公务员考试要考查德似乎是一个注定完成不了的任务,一些学者也提出了质疑。

  公务员考试真的不能考查德吗?不是。不仅可以考,还可以考得很自然,考得很有效,考得很全面。在申论命题中对德的考查主要以三种形式出现。

  第一,通过申论话题宣传道德。通过选择一些和精神文明及道德有关的话题,可以起到一种社会宣传的效果。这类话题目前在国家考试中出现得比较少,一些地方考试则非常喜欢考。如上海市2011年申论考试的话题就是勤政廉政,2010年政法干警考试考查了公车私用。很多地方考试专门考查政府乱收费、产业化执法等问题,都是对德的考查。

  第二,通过申论材料体现道德。首先是通过选择一些敢讲真话、实话,敢于针砭时弊的材料来传播道德。这一点在近几年的国家考试材料中都有体现,在2011年国家副省级考试材料中就有一段批评现有的治黄政策:

  水利专家王化云同志在其回忆录《我的治河实践》中辛酸地叹道:“黄河不可能变清……黄河也不需要变清。未来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我认为应该建立在黄河不清的基础上。”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2008年国家考试中有很大一部分材料都是质疑三峡工程的。敢于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对国家的政策进行批评,这本身就是有德的体现。

  第三,通过申论问题考查道德。这些题目要求考生对一些事情的是非对错进行判断,要求考生敢于对政府、专家进行批评和质疑。可惜一些考生在“不能批评政府和领导的错误”这种观念的引导下,昧着良心答题,既败坏了自己,也败坏了社会,还不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例题: 阅读“给定材料”,以“坚持勤政廉政,促进和谐发展”为主体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总字数800—1000字。

  参考范文

  庸懒比贪腐更可怕

  ——庸懒的三宗罪

  有两种坏医生,一种是庸医,一种是贪医。庸医要命,贪医要钱。如果贪医只是要钱不要命,能够治好病人,那贪医比庸医是要好得多的。为官也是如此,庸官往往比贪官更可恶,造成的危害更大。

  有史为证,清末的李鸿章、盛宣怀等人虽都是大贪官,但是他们做的事情多,搞军事,修学校,建铁路……与此相对的是当时的很多“清流”,他们不贪污,只骂人。无论是兴建铁路还是开矿,无论是办银行还是兴学堂,他们都用一张嘴和一支笔极力阻止。前者是勤政的贪官,后者是清廉的庸官、懒官。从历史的角度看,前者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功臣,后者是阻碍国家发展的罪人。这样对比并不是想为李鸿章之流的贪腐做辩护,而是要强调作为官员勤政的重要性。在很多时候,官员勤政比廉洁更重要。

  ——贻误发展机会、阻碍社会进步是庸官、懒官的第一宗罪。

  随着国家治理腐败的力度加大,很多官员都把不贪污作为对自己的最高要求。这个逻辑很简单:很多人都在贪污,我不贪污已经比很多人都要好了,所以不贪污的官就是好官。然而我们都知道,官员手中有很大的权力,是掌握很多资源的,很多事情没有政府是办不成的。如果所有的官员都尸位素餐,都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社会如何才能进步,国家还怎么可能发展?慵懒不仅有罪,而且有大罪,是历史和人民的罪人!朱镕基先生在担任上海市市长时就说:我不是促成上海发展的功臣,就是贻误上海发展机会的历史罪人。在其位,谋其政,我们的官员一定要有责任意识,权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同时我们应该把官员是否做事,是否做好事作为考核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简单粗暴、胡作非为是庸官、懒官的第二宗罪。

  懒官做事情往往不动脑子,好逸恶劳,头脑简单。这些东西往往和野蛮、暴力联系在一起。好比一个开锁匠,不能把门打开怎么办?砸!治理不好小摊贩怎么办?打!不能说服群众拆迁怎么办?撵!和群众沟通不顺畅怎么办?骂!为了不发生狗咬人的事件怎么办?把狗全部打死!按照这样的逻辑是不是为了不发生火灾我们就不要用火,为了不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就不能上路呢?动不动就威胁群众,动不动就选择肢体语言,动不动就打官腔、说牛话……这些都是懒惰、缺少政治智慧的表现。我们要努力加强党风勤政建设,加强学习,大力提高知识水平,努力增长政治智慧,全面提高执政能力。

  ——欺上瞒下、投机取巧是庸官、懒官的第三宗罪。

  庸官、懒官不做事,也做不好事。但是做官又必须上向上级交代,下向人民交代。怎么办?将小事情说成大事情,将有事情说成没有事情,将麻烦事情说成简单事情……总之,骗、哄就成了必然的选择。这需要我们加大对官员的监督力度,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建立健全问责制度,发动群众,利用媒体来对官员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坚决杜绝欺瞒行为。

  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庸懒的危害性,要像重视腐败问题一样重视庸懒的问题。庸懒既是能力的问题,也是品德的问题。要努力把对庸懒的治理作为提升官员能力、培养官员品格的契机,选拔出德才兼备的官员,全面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二)2013年国家申论考试最新趋势之二 ——思想感情

  2011年以前,全国大部分申论考试,偏重概括、归纳和推理等智能素质的考察,命题方式可归结为“概括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简单套路。结果是,考录单位发现考生答卷千篇一律的“申论行话”,毫无独立见解,完全测查不出考生的实际水平。

  2011年以来,国考和各地申论考试,尤其是议论文写作部分对考生思想感情和意志品质的测查日益显著。举例如下:

  例一 国考2011省部级卷:

  请参考“给定资料”,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3)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

  【考题分析】

  1、黄河精神属于思想感情和意志品质的范畴,给定材料主要介绍了黄河历史情状和治黄举措,没有直接讲述黄河精神。本题名为黄河精神,实际上是考察考生自己的精神品质。

  2、题目明确要求“有思想高度”。但很多考生以“问题——原因——治黄举措”的套路来作答本题,严重偏离本题的测查要素,得分可想而知了。

  例二 国考2011地市级卷:

  “给定资料7”的画线部分写道:“有位知识分子说,‘我已经无家可归’,‘我在城市是寓公,在家乡成了异客’。这样,无论在乡村少年身上,还是农民工那里,以及这些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的群落里,我们都发现了‘失根’的危机。”请结合你对这段话的思考,参考“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语言流畅,总字数800—1000字。

  【考题分析】

  1、本题题干本身充满哲思和诗意,农村文化失根的直接后果更是农民感情和意志的无所皈依,伦理行为失范,社会失序。

  2、题干更是明确要求“联系实际”,如果考生对农村,对农民的处境和思想感情不能感同身受,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好这篇文章的。

  例三 国考2012省部级卷:

  给定资料中讲述了农妇刘女士和李老太太家人之间发生的一段感人故事,请你以这个故事为话题,自似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结合“给定资料”,并注意联系当前社会实际和自身体会;(2)观点明确,内容充实,层次清楚,语言流畅;(3)总字数800—1000字。

  【考题分析】

  1、本题要求结合一个“感人故事”来写,如果不能体会其中的感情和意志,能写好这篇文章吗?

  2、题目要求联系“社会实际和自身体会”,如果考生自己缺乏相应的道德情感和意志,也是不可能写好此文的。

  我列举以上题目,意在向考生说明:当前的申论考试已不仅仅停留在“概括——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套路上了。申论对考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道德品质的考察已经凸显。这就要求考生的文章必须有经典支撑,必须有文采。申论考试不需要感情和修辞的时代过去了。申论测评要素由唯智论向知情意综合考察的转变,申论80分要求考生要做到:

  1、固本培元,传统不可丢。“概括——分析——解决问题”是思考问题的不二法门,要通过做大量真题,不断自我修正,切实提高概括、推理分析、分类归纳文字材料的思维能力。

  2、阅读经典,提高历史人文素养,注重文采。国家对公务员精神品质和道德素养的高要求是大势所趋。今年以来,哲学家更是成为申论考试中的明星。从2012年的国家申论考试中的西塞罗,到2012年421联考的伦理学家,再到915联考的莱布尼茨。几乎大部分的申论命题都要求考生写得有思想性。关心民间疾苦,同情百姓苍生的思想感情,锐意进取的意志品格,仅仅靠做真题,看教材和听培训课是很难达成的。了解人文经典,提高文采,应成为备考申论的第二战场。我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几本通俗易懂的人文读物: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解读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34567  共7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