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行测 > 2014年公务员行测备考:细节理解题之语态偷换

2014年公务员行测备考:细节理解题之语态偷换

2014-01-03 15:06  |  华图网校  |  责编:HouXQ 点击收藏

  【例】严密的逻辑论证,历史上有一个确实的来历:公开辩论。古典时代的雅典人好辩,还有一套民主选举办法,雄辩术风行,甚至还有一个奇怪的习惯:两个人争辩一件事,可以有彩金,谁辩胜就得彩金。辩证法的原意本是辩论,一方说话有漏洞,对方力图辩驳,怕输,就要严密,逻辑学显然也是从这儿来的。

  不符合这段话意思的是:()。

  A. 雄辩术曾经在古典时代的雅典风行

  B. 辨证法不仅仅是为了在和别人的辩论中取得胜利

  C. 为一件事情争论不休在古典时代的雅典可能是很奇怪的

  D. 逻辑学的产生可能和古典时代的雅典人好辩有关

  有同学会这道题目的D选型产生疑问,因为原文是“逻辑学显然也是从这儿来的”选项表述为“逻辑学的产生可能和古典时代的雅典人好辩有关”。其实这个表述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原文时肯定性表述,选项是可能性表述属于可推出关系。因此此题的D选项是正确的。这道题图要求选择不符合为C选项,原文:“雄辩术风行”;选项:“ 为一件事情争论不休在古典时代的雅典可能是很奇怪的”完全矛盾,所以答案为C选项。

  【例】随着社会适应性逐渐提高,区分外部自我和内部自我的能力逐渐增强,儿童渐渐能够比较实际地判断社会交往情境,并根据这些判断而表现出复杂的社会自我。同时,儿童自我结构的日趋稳定,使儿童能够根据自己的内部价值标准和信念体系,以及外部情境的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

  以下说法,不合文意的是( )。

  A.外部情境的需要是儿童调整自己行为的依据之一。

  B.儿童对社会交往情境的判断能反映出自身的社会自我。

  C.社会适应性逐渐提高,区分外部自我和内部自我的能力逐渐增强,使儿童的自我结构趋向稳定。

  D.儿童的自我结构和判断社会交往情境的能力几乎同时发展。

  这是道联考真题,题目要求选择不符合文意的很多同学会误选到D选项。因为原文的表述是:同时,很多考生就认为:同时改变为了几乎同时,就错误了,结果误选D选项。这道题D选项其实是正确的,因为原文是肯定性表述选项是可能性表述,为可推出关系。所以D是正确的。此题答案为C,C选项的错误属于逻辑偷换。原文为并列关系,选项为因果关系。

  至此,我们用两道题阐述了一个为广大考生所忽视的,而命题人又经常出的一个考点。希望各位考生深刻理解了此考点,在做细节题的语态偷换时,务必提放这一考点的出现。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4年公务员行测备考:细节理解题之语态偷换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  共2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