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申论 > 2014公务员申论热点:硕士不如中专生,学历贬值谁之过?

2014公务员申论热点:硕士不如中专生,学历贬值谁之过?

2014-03-16 15:34  |  华图网校  |  责编:黄金霞 点击收藏

2014公务员申论热点:硕士不如中专生,学历贬值谁之过?

  “总理在报告里说要创造就业岗位。但我认为就业岗位并不缺,缺的是适合岗位的人……”在江苏省代表团分组讨论的现场,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阳光集团董事长陈丽芬一席话引爆了会场。随后,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崔向群“发难”:“现在研究生和以前的中专生、大专生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目前,在现实生活中,呈现出一方面是面广量大的大学生们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许多企业为招不到专业人才而着急的两难局面。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尴尬局面,固然有许多原因,但归根结底是“急功近利下的蛋”。

  “硕士不如中专生”症结何在

  说现在的研究生不如以前的中专生,这话未免有失偏颇。现在的研究生,无论在综合素质、外语水平还是眼界视野方面,肯定会比当年的中专生要强些。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妨学学鲁迅笔下的“九斤老太”,检讨一下现在对人才的感觉,为何总是“一代不如一代”。

  用人单位、人大代表们之所以感觉现在的研究生不如当年的中专生,也许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年的招生数量本身就低,刚恢复高考的时候,全国一年仅招20万人,考大学可谓万里挑一,有的县一年也考不上几个中专生。而现在,仅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就高达700多万,其中研究生就占了几十万。万里挑一的中专生与百里挑一的研究生比较起来,自然会让用人单位感觉,现在的研究生不像当年的中专生那样出色。

  当然,用人单位的批评里还蕴含着一层意思,那就是,现在的研究生教育的确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特别是高校扩招之后,有的高校只忙着扩人数、扩专业,教学水平、专业水平、师资力量却未必跟得上。有的研究生读书期间,一个月见不到导师几次,有的导师带的学生更是多达二三十人。这样的教育方式下,研究生的专业水平难免打折扣。

  中国人历来崇尚教育。古时候重视科举,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当今社会重视高学历人才,总认为职业教育、蓝领工人低人一等。这直接导致了畸形的就业格局:一方面,现越来越多的硕士、博士成色不足、就业困难;另一方面,蓝领工人薪水高,却缺人做。因此,不管是社会、学校,还是学生,都必须转变学历崇拜的落后观念,给予职业教育必要的重视,让那些真正有潜力、有能力、有兴趣搞科研的学生走进研究所,让那些头脑灵活的年轻人走上职业教育的路径,让人才合理分流、配置,我们的用人单位才不会总有“一代不如一代”“硕士研究生不如中专生”的感慨吧。

  学历贬值是急功近利下的“蛋”

  陈丽芬代表的话虽然有点偏激,但是作为一家大型集团的董事长对此却最有发言权,毕竟企业的各类人才很多,有足够的实践证明她才会如此说。笔者在宣传部门工作,与企业老总们接触较多,对企业的情况相对了解也较多。现实的情况确实如陈丽芬所说“就业岗位并不缺,缺的是适合岗位的人”。

  目前,在现实生活中,呈现出一方面是面广量大的大学生们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许多企业为招不到专业人才而着急的两难局面。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尴尬局面,固然有许多原因,但归根结底是“急功近利下的蛋”。

  首先是大学急功近利。不顾客观实际,盲目扩招,致使大学生总数每年都在大量增长。而作为学校来说,硬件设施跟不上,只能是边扩建边扩招,疲于应付;软件更是捉襟见肘,师资力量远远达不到学生的要求。过去一个研究生导师只带一两名最多几名研究生,而现在有的要带十几名甚至更多的学生。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其教学质量跟过去相比岂能同日而语。这一点还可以从考生录取率看到,过去,中专生要几个甚至十几人才能录取一个,而现在的本科生录取率高达80%以上,由此可见一斑。

  其次是家长急功近利。由于受多年的传统思想影响,学而优则仕,不少家长认为“大学是孩子的唯一出路”,上了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和有一个好前途,自己脸上也才能有光。为此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千方百计哪怕是倾家荡产也要让孩子上大学,一味追求孩子的分数和学习成绩,至于孩子是否综合发展和全面提高大都不闻不问。因而造成了许多高分低能的孩子,学习成绩可能不错,但适应社会能力却很差,有的甚至连生活都不能自理。在3月9日晚全国“两会”新闻中心举行的网络访谈中,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刘良一爆料:由于快递业务的便捷,眼下高校学生把积攒的脏衣服寄洗,再通过快递寄回来,成了邮政的一种新业务。试想一个连自己衣服都不洗的大学生,谈何成为将来社会的栋梁之才呢?

  欲改变这种现状,须对症下药,学校、家长乃至全社会需要共同努力,方能使大学生们学以致用,加快成才。否则,后果堪忧,这话不是危言耸听。

  “研究生和中专生没区别”背后的学历观

  严格来讲,说研究生和中专生没区别肯定是不正确的,因为不管是知识文化水平还是计算机操作能力,研究生明显都更胜一筹。不过我们大可不必对这句话太过较真,其背后凸显的更是现今高校研究生质量的下降这一不争的事实。

  提及当今大学生质量下降,公众势必会将矛头指向大学扩招。不可否认,大学扩招后,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师资力量等因素并没有跟上步伐,有限容量的教育资源,享受的人多了,势必会因为教育资源短缺而造成教学质量下降,相应的,高校毕业生质量下降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但是,造成大学生质量下降的原因,并不能仅仅归结为行政力量推动下的大学扩招。

  科举制在中国的历史当中存在了很长时间,可以这么说,对读书人的尊重应当是中国的一种社会文化,“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为了获取他的人尊重,甚至是享受上层建筑的傲慢,获得“功名”乃是人们的追求,学历是面子,尤其是在广大农村,这种思想更是根深蒂固。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追求高学历是人们的心里需要,与此同时,学历高找到好工作的可能性要大的多,那么读书不断往上“爬”可谓是顺理成章,一举两得。

  从这种层面上讲,像那些大中专院校相对就受到了人们的冷漠,尽管是学得了一技之长,以后也不乏好工作,但是因为其更像是培养“下苦力干活”的人,低人一等,在中国这个重学历的社会当中,职业教育自然得不到大多数人的青睐。

  话又说回来,现今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之时,对学历等条件又具有硬性的要求,先不管质量如何,认为员工学历高拿出去宣传都有面子,学历低的直接被拒之门外,这也就倒逼着人们去追求高学历。一者不少大学生一气呵成,什么都不顾,先拿到高学历再说;二者不少已经工作的人为了获得升迁,也会返回校园甚至是出国给学历镀金,不少官员的注水文凭就说明了这一点,从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导致研究生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别说是为找到好工作而去拿高学历了,更甚者是谈恋爱也要讲究学历,可见中国人的学历情节是多么严重。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72。7%的人认为,我们社会对高学历者的态度是尊重或以尊重为主。同时。81。6%的人承认自己比较重视或很重视学历,表示不重视学历的人只有2%。

  所以,认为“研究生和中专生没有区别”,其背后更是中国的人学历情节。也只有在人才选拔、评价机制上摒弃以学历为主的标准,个人树立正确的学历观,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校毕业生的质量,才能显现出研究生和中专生的区别。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4公务员申论热点:硕士不如中专生,学历贬值谁之过?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  共2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