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时政热点 > 201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大学生回乡就业的两个前提

201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大学生回乡就业的两个前提

2014-03-19 11:02  |  新华网  |  责编:张继云 点击收藏

  37%的大学生希望留在大城市就业,38%的选择如果找不到工作就返乡发展,仅25%的有计划回乡发展。这是团牡丹江市委以当地几所重点中学近10年5000余名毕业生为样本所做的调查。基于三线城市成人才“洼地”的现实,牡丹江市委书记张晶川表示,要吸引本地籍在外大学生回乡就业。

  市委书记喊大学生“回家”就业,一方面传递出家乡管理者对于人才的渴望,对于知识的尊重;另一方面,书记的表态也可视为一个庄严的承诺,即在未来的日子里,家乡会出台诸多利好政策,善待返乡大学生,让他们有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如果有更多的三四线城市管理者都能有这样的胸襟和诚意,相信很多大学生一定不会扎堆儿北上广等大城市。

  不过,三四线城市若想真正出现人才涌流的激荡局面,恐怕还需从制度层面付出更多努力,拿出更具体的举措。

  三四线城市很多岗位都人满为患,一些单位多年没有大学生补充进来,但这种人才的相对匮乏、紧缺,并不是大学生回乡的必要条件,而只是给大学生回乡提供了一种可能。越是在三四线城市,往往越是讲人情、拼关系,若是没有扎实的人脉关系,即便回去,也很难有一个良好的发展预期。而一旦沉入关系网、人情圈的泥淖,原先的热情、激情也很快会沉沦。

  大城市里的单位也会讲人情、拼关系,但至少在规则意识、权力边界、信息透明度等方面,要明确、明晰得多,也相对容易把握。相信类似情形很多年轻人都有亲身经历,这也是不少人回乡之后又外出漂泊的深层原因。不是大家本来就愿意漂在外边,而是家乡并没有足够的诚意接纳离乡的游子。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大学生回乡就业的两个前提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  共2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