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时政热点 > 201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举报人“诽谤”了谁

201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举报人“诽谤”了谁

2014-05-12 08:51  |  新华网  |  责编:张继云 点击收藏

  孩子上学要托关系、做个手术要送红包、承包工程要利益分成、个人进步要会跑会送……社会生活中的“求人”之痛,印证了潜规则的为害之重、积弊之深。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强调,让那些看起来无影无踪的潜规则在党内以及社会上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场,可谓切中其弊,直击要害。

  潜规则,是规章制度之外实际存在的不成文、不公开又获得广泛认可的规矩。就像《红楼梦》中门子告诉贾雨村的那个“护官符”,“你见,或者不见,它就在那里”。尽管为多数人所不齿,可又无远弗届地影响着人们关键时刻的选择;尽管摆不上台面,可又无处不在地彰显着另一种力量和能量。

  当年,梁启超曾沉痛地指出,晚清帝国积贫积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潜规则盛行:“一部律例,十有九不遵行,有律如无律,谓之伪律。”当“红头不如笔头,笔头不如口头”成为常态,不少人自然会心照不宣地选择关系;当“不给甜头不点头,给了甜头乱点头”成为现实,不少人自然会随波逐流地选择迎合;当找 “靠山”胜过找组织,走程序变成走过场,不少人自然会你行我效地选择投靠。潜规则和显规则,从来就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正常渠道”一再显示“此路不通”或 “敬请绕道”,吃亏吃苦、无望无助的,只能是老实正派的守规则者。

  “乱世之乱,祸害有时;太平之乱,国无宁日。”所谓“太平之乱”,潜规则盛行即是其一。治国理政,讲究的是私不乱公,邪不干正。劣币效应告诉我们,潜规则大行其道,歪风邪气必然逞威,公平正义必然受损。这不但会动摇人们对规则的信心、对法律的信仰,而且会使整个社会颠倒荣辱观念、扭曲价值取向。

  潜规则为什么会不翼风行、广为流布?无论是打招呼的“大天线”“小天线”,还是顶大用的“票子”“条子”;无论是投桃报李的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还是利益结盟的亲友圈、老乡圈,都是潜规则发挥作用的便捷通道。能够“逢山开道,遇河架桥”的,只有逃出笼子的权力。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举报人“诽谤”了谁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  共2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