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时政热点 >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一张水票掀起的节水革命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一张水票掀起的节水革命

2015-01-27 11:01  |  半月谈  |  责编:郭磊 点击收藏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农民刘兴文将自己用不完的水票,通过水市场卖了。这些水票相当于刘兴文节约下来的水资源。如今,让刘兴文多浇水他都不干,因为他有自己的水权,他知道节约的水就是收入。

  作为我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试点地区,甘肃张掖市的农民都和刘兴文一样,用水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节水已经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走进张掖市的每个农户,家里都有一本水权证,上面清清楚楚地记载着自家的用水量,这就是用水“高压线”。

  “农民浇地时凭水权证购买水票,可以少用,但绝对无法超支。”高台县巷道镇红联村村委会主任许建文说。历来大水漫灌的“土豪”式用水,被一张小小的水票彻底扭转。

  生态恶化,用水总量必须控制

  张掖市的节水革命,源自黑河下游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

  黑河是我国仅次于塔里木河的第二大内陆河,上游大部分在青海境内;中游在张掖市境内,集中了黑河流域95%的耕地、91%的人口、83%的用水量和89%的国内生产总值,曾以5%的耕地向甘肃提供了35%的商品粮;下游大部分在内蒙古额济纳旗境内,多为沙漠戈壁,是黑河径流的消失区,终点是居延海。

  因为气候变化和中游的大量用水,从20世纪50年代起,黑河下游就开始断流,本世纪初,年断流达到200天。频繁断流的结果是东、西居延海先后干涸,额济纳旗生态迅速恶化,沦为北方主要沙尘暴策源地之一。

  面对急剧恶化的形势,2001年8月,国务院决定向黑河下游分水:当黑河上游来水量达到正常年份的15.8亿立方米时,地处中游的张掖市要保证向下游增泄2.55亿立方米,使总下泄量达到9.5亿立方米的分水目标。同年,水利部正式将张掖市确定为我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试点地区。

  张掖市水务局副局长刘国强说,这个分水计划意味着按照原来的用水方式,张掖将有60万亩现有耕地得不到浇灌。怎么办?张掖市逐步探索出了一套以水权为核心、以水票为载体的生态节水新路子。

  每个农户一本“水权证”

  要确保向下游分水,首先就要在中游节水。黑河中游90%的水用在农业灌溉上,因此农业节水是关键。

  如何改变农民群众长期以来形成的大水漫灌的用水习惯和粗放的耕作方式?张掖市水务局局长脱幸福介绍,张掖市在水权制度建设方面寻求突破,在国内率先建立了以水权制度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体系,这个水权包括使用权、经营权、转让权等。

  据了解,张掖市采用了两套指标体系作为支撑。

  一套指标体系为水资源的宏观控制体系,即在现有水资源总量26亿多立方米的基础上,削减5.8亿立方米的黑河引水量,保证正常年份黑河向下游输水9.5亿立方米。其余水量,作为张掖市总的可用水量,也就是全市的水权总量,由政府进行总量控制,不得超标使用。

  另一套指标体系为定额管理体系。张掖市将可利用的水资源量,逐级分配到各县区、乡镇、村社、用水户(企业)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确定各级水权,实行以水定产业、以水定结构、以水定规模、以水定灌溉面积,核定单位产品、人口、灌溉面积的用水定额和基本水价。

  现在张掖每个农户都有一本“水权证”,农民分配到水权后便可按照水权证标明的水量购买水票。先买水票后浇水,水过账清,公开透明。对用不完的水票,农民可通过水市场出售,进行水权交易。

  高台县南华镇小海子村七社村民陈建荣家里目前有25亩地。陈建荣说,和以前相比,现在耕地面积有所减少,但是减地没有减收入。“过去大水漫灌的时候,对土地基本上不精耕细作,粗放式种植,耗水耗地还不增收。”

  开始节水后,陈建荣不得不以水定产业,以水调结构。家里的25亩耕地,陈建荣一部分用来进行杂交玉米制种,一部分用来建设日光温室。“都是围绕节水搞种植,搞调整。”陈建荣说,日光温室蔬菜比大田作物效益好,收入也就上去了。

  在张掖,不少农民像陈建荣一样,水权改革后种植结构需要调整,当地政府顺势而为,帮助农民搞节水灌溉,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努力使农业节水与农民增收两不误。

  成立用水者协会,农民参与管理

  在政府建立水权制度的同时,民间水资源管理也在行动,其主体就是农民用水者协会。目前张掖市已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768个。协会由农民自发成立,架起了农民和政府间的桥梁。

  高台县水务局副局长雷振绪说,通过农民用水者协会,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将灌溉工程的使用权、管理权和用水的决策权交给农民。在实际工作中,按用水户的要求,协会还合理编制灌溉计划,使农户有次序地进行灌溉,避免水事纠纷。

  除了参与灌溉管理外,在浇水过程中,农户的水票用不完,还可以通过协会出售。

  雷振绪介绍,由于用水者协会的管理、协调,当地用水透明、公平,农民自觉采取平田整地、大改小、浅浇快轮等多种节水措施,或者调整种植业结构,种植低耗水作物,促进了节约用水、精耕细作和结构调整。

  脱幸福说,以水权定水资源,以水票定用水量,以农民用水者协会进行民主管理,张掖市创建了“水管单位+农民用水者协会+水票”的水权配置与流转运行模式,有效破解了农业节水难题。

  以前在张掖农村长期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农渠上游农田浇水多,下游浇水少;村里势力大的农户浇水多,势力小的浇水少;大水漫灌浪费现象多,节约用水按需浇水少。如今,这些现象已绝迹。

  黑河下游的生态环境也逐渐改善。据介绍,黑河已经连续12年完成了水量调度任务,累计向下游输水120.91亿立方米,占下游来水总量的57.5%,东居延海已连续9年不干涸,最大水域面积达45平方公里。(半月谈记者 连振祥)

  水权转让打通工农“水脉”

  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在水利部的支持下,开始了黄河流域水权转换试点。十余年来,通过探索水权有偿转换,内蒙古初步形成了以工业发展反哺农业,以农业节水支持工业,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

  求解“卡脖子”难题

  1987年,在黄河断流加剧、沿黄各省区争水频发的背景下,国务院制定了“八七分水方案”,根据此方案,内蒙古每年分得58.6亿立方米黄河水。按照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自治区内部,河套灌区(位于巴彦淖尔盟)因其农业地位,分得了引黄总水量的近八成。

  进入新世纪后,内蒙古西部地区特别是鄂尔多斯市,由于其煤炭、天然气等资源丰富,被国家列为能源化工基地,一时间大型煤炭开采和煤化工企业排队上马。然而,出现了一个要命的“卡脖子”问题——鄂尔多斯没有富余的水指标。

  内蒙古水利厅水资源处副处长李彬说,一边是大批新企业排队上马,一边是无水指标可用,在这样的矛盾情境下,只能开拓思维。增量没有了,可以在存量上做文章。“形象地说,水权转让就是盘活存量的一步好棋。”他说。

  这里的“水权”指水资源的使用权,简单地说,水权转让就是先由企业投资建设农业节水改造工程,主要包括灌溉水渠的防渗和硬化处理,以及喷灌、微灌等节水设施,以此取得节水成效后,节约的部分水量可转让给用水企业。

  鄂尔多斯就在这样的思路下开展了市内水权转换工作,该市一期水权转换工作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点对点”和“点对面”。“点对点”即一个企业对应一个地块或渠道搞节水工程;“点对面”即由政府统一组织进行前期工作和工程建设,再把省出来的水权“卖”给企业。

  截至目前,鄂尔多斯市通过这种方式给35个工业项目配给了用水指标,使其能够上马。与此同时,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的黄河南岸灌区变化明显,干渠得到修护,跑冒滴漏大大减少,渠道两边地里的盐碱也不见了踪影,灌区现代化水平和管理水平都大大提升。

  记者在鄂尔多斯市昭君灌域采访时看到,这里的节水改造已经完成,预制板衬砌的干渠很容易辨识。当地村民表示,新渠建好后,渗漏减少,水流速度明显加快,灌溉时省工省时,水费也节省不少。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一张水票掀起的节水革命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  共2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