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专业课 > 2016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卷(3)

2016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卷(3)

2016-11-15 10:44  |  华图网校  |  责编:华图在线 点击收藏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知识点】洛克的教育思想

  【答案】D.

  【解析】白板说是洛克提出来的。他主张认识来源于经验的一种哲学思想。认为人出生时心灵犹如白纸或白板,对任何事物均无印象。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经验。

  2.【知识点】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

  【答案】C.

  【解析】题于中描述的是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现了教育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3.【知识点】兴奋与抑制

  【答案】C.

  【解析】正诱导是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兴奋过程,负诱导是由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抑制过程。相继性诱导是在大脑皮层的相同位置上以兴奋与抑制发生的先后来分的。例如。由睡眠到醒来,就是大脑皮层上先抑制,而后诱导为兴奋,这是相继性正诱导;由于晚上通宵打游戏,大脑皮层上的兴奋导致第二天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大脑抑制。是相继性负诱导。

  4.【知识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答案】B.

  【解析】课程评价的对象不仅仅是课程内容,应是多元的,故③说法错误。

  5.【知识点】学校教育制度

  【答案】A.

  【解析】前制度教育始于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教育实体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它属于形式化的教育形态。它的形成具有以下特点:(1)教育主体确定;(2)教育的对象相对稳定;(3)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4)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5)由以上因素结合而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6.【知识点】教育目的的理论

  【答案】B.

  【解析】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孔德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7.【知识点】印象形成效应

  【答案】C.

  【解析】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即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

  8.【知识点】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答案】A.

  【解析】陈老师进行教育反思与创新的过程,就是践行教育研究的过程。

  9.【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

  【答案】C.

  【解析】历史研究法是借助于对相关社会历史过程的史料进行分析、破译和整理,以认识研究对象的过去,研究现在和预测未来的一种研究方法。它的实质在于探求研究对象本身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认识事物的历史发展规程,而不是单纯地描述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

  10.【知识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答案】B.

  【解析】前运算阶段的一个显着特征是认知中没有形成守恒概念,小新认为大杯饮料多表明其还没有形成守恒概念。处于前运算阶段。

  11.【知识点】注意的分类

  【答案】D.

  【解析】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注意的引起与维持不是依靠意志的努力,而是取决于刺激物本身的性质。题干中教师利用板书的字体、颜色、讲话的声音等外在刺激来引起学生的不随意注意。故此题选D.

  12.【知识点】学习策略

  【答案】D.

  【解析】明明在考试头一天对自己答题时间和检查时间都进行了计划,属于计划策略;第二天考试时明明察觉到自己做题做的太慢了,属于监控策略;明明加快了做题速度,属于调节策略。

  13.【知识点】知识概括

  【答案】B.

  【解析】儿童概括的水平,大体上经历如下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直观形象水平。他们能够进行概括,但所能概括的常常是事物的直观的、形象的、外部的特征或属性。第二阶段是形象抽象水平。儿童概括处于从形象水平向抽象水平过渡的状态。在他们的概括中,直观的、外部的特征或属性的成分逐渐减少,形象的、本质的特征或属性的成分逐渐增多。第三阶段是初步本质抽象水平。他们已能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属性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关系进行抽象概括。由于知识经验的限制,那些和具体事物相距太远的高度抽象概括活动,对他们来说,还是非常困难的。

  14.【知识点】学习迁移

  【答案】C.

  【解析】顺向迁移是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逆向迁移是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对于小学生来说,乘法运算的学习一般是在加减运算之后,所以这是一种逆向迁移;正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负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从“有助于”可以看出这是一种正迁移。

  15.【知识点】情感的类型

  【答案】B.

  【解析】理智感是人在理智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和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考试是一种理智活动,愧疚是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16.【知识点】改变行为的方法

  【答案】B.

  【解析】卡片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属于代币的一种,所以这种方法属于代币奖励法。

  17.【知识点】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答案】A.

  【解析】赫尔巴特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18.【知识点】教学方法

  【答案】B.

  【解析】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在实践中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方法。李老师带领学生参观圆明园,正是用的参观法。

  19.【知识点】教学原则

  【答案】D.

  【解析】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20.【知识点】教学评价的类型

  【答案】B.

  【解析】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或者个体内部的各个方面进行纵横比较,以判断其学习状况的评价。老师通过比较小刚的过去和现在做出了评价,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故选B.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6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卷(3)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34  共4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