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考面试热点:网络主播通过伪慈善进行“圈粉”
在国考面试中,面试题目一般都会跟当今社会的一些热点现象紧密相关。华图网校特为大家分享2017年国考面试热点:网络主播通过伪慈善进行“圈粉”,希望可以帮助考生们顺利备考。
2017年国考面试热点:网络主播通过伪慈善进行“圈粉”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近日,一段视频在网上流传,成了击穿大凉山地区伪慈善志愿者群体的一枚“穿甲弹”。视频中,两名男子在快手直播平台上直播做慈善,安排凉山州某村村民站成两排,随后直播给村民发钱,而在直播结束后,这些人又从村民手中把钱拿回来。事后,发钱男子承认,先发钱拍视频,拍完后再收回来,确实是自己所为,目的是为了增加粉丝数和观看量,让“粉丝多刷礼物”。(11月6日《成都商报》)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京华时报舒锐: 一名主播直言,“只是为了给快手直播号涨粉丝,让粉丝们在观看自己献爱心的时候刷礼物”。而所谓礼物都是真金白银,刷礼物其实就是在刷钱。粉丝花钱购买虚拟“快币”,再用“快币”购买虚拟礼物送给主播,直播平台则以一定比例奖励主播。这其中蕴含的利益着实惊人,“如果运气好,一天挣个一万块,不在话下”。更有主播坦言,“到明年5月份以后可以赚两千万”。虽然这种刷钱模式和直接发生在诈骗者与受害人之间的传统诈骗有所不同,财物在现实与虚拟之间、不同主体之间经历了多重转化,但在本质上,主播为了牟取利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让网友误以为他们在行善,并以赠送“礼物”的方式给予金钱上的支持,这就构成了刑法上的诈骗罪。最高法与最高检出台的《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须酌情从严惩处。凉山州公安局7日发布消息称,已将进行伪公益活动的相关人员驱离凉山。驱离凉山,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既然已涉嫌违法,还请凉山相关部门认真调查,严肃处理。
@人民网蒋萌: 假行善真诈骗,用卑鄙无耻仍不足以表达公众对此类骗子的愤恨。这也印证了“有图像未必有真相”、“眼见不一定为实”。骗子可以表演各种催泪戏、感人戏,不仅赚取好名声,而且从中渔利。直播平台未必不知道一些表演很假很虚伪,但靠表演吸引人气并吸金的宗旨,使直播平台对此装傻充愣。此类诈骗,一方面严重伤害亵渎好心人的爱心,可能使今后爱的奉献变得犹豫迟疑;另一方面也是对贫困者的玩弄,导致真正需要被帮助者得不到应有帮助。正因如此,对于伪慈善式诈骗,必须依法从严从重惩处。考虑到此类诈骗具有重复性、多次性的特点,在调查与侦破中更当细查汇总每一次诈骗的金额,不能因为一次案值不巨大,“恶小而不抓”。仅仅驱离伪公益人员,保不齐骗子还会去其他地方故伎重演,这是对丑恶的放纵,也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
@北京日报黄田田: 互联网上的造假之风,这些年我们屡见不鲜,但这风居然吹到了慈善领域,再次刷新了人们的认知底线。人人都希望社会充满爱,希望困难时被关爱,也希望那些陌生、无助的人们得到有效帮助。不过,这些都基于一个前提,那就是相信眼前展现的苦难是真实的。试问,当爱心人士被一次次欺骗,当公众信任被一点点瓦解,谁还会不假思索献出爱心、救助贫寒?那些披着慈善外衣的伪善劣行,伤害的不仅仅是当地村民感情,更是全民爱心;削弱的不仅仅是直播的真实性,更是慈善事业的公信力。
“以慈善之名,行敛财之实”的闹剧,凸显出当前网络直播野蛮生长的现实问题。在崇尚“得粉丝者得人民币”的直播世界里,一直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狂吃暴饮、自虐审丑屡见不鲜,“卖肉露点”、低俗恶俗频频滋生,无不是为了制造轰动、吸引眼球。在这样的逻辑之下,这次是公益造假嫁接了粉丝经济,只怕下次会闹出更让人匪夷所思的“创新”来。现在看来,网络直播的江湖,哪里是新经济的风口,简直已经沦为假恶丑的秀场。本应担负起监管责任的平台运营商,视之为商业营销的新战场,在利益的诱惑下有意无意纵容乱象发生,挑战法律底线。如此网络直播,实在到了必须彻底清理的时候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直播乱象如此任性,除了某些人对道德尊严、公序良俗、法律权威毫无敬畏外,更有法律法规更新滞后的因素。近日,网信办出台《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对直播乱象祭以重拳,可谓正当其时。从提高门槛、适时监督到违规严惩,每个环节都执法以严;从直播平台担负起监督责任、网络主播捡起职业节操到受众群体少点恶俗趣味,每个主体都积极响应,网络直播方能在多方合力中从野蛮走向优雅,从粗放走向有序。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